2009年2月8日 星期日

佛教的精神與特色-第二章-佛教的特色(下)

 


佛教的精神與特色-第二章-佛教的特色(下)


 


 


第六  佛教不承認有創造萬物的神


 


依照某些宗教的說法,宇宙萬物是由萬能的主所創造的,他們的證據是舊約中的「創世紀」。


 


其實稍為懂點思想的人,馬上就可以會意「神」也是人類思想的產物,人類憑著自己的觀念和形像造神。而人類創造了「神」,目的之一是在解釋「宇宙人生的起源」,佛家稱它做「第一因」。但「神」本身從何而來?外教徒不但不肯去追究,而且十分肯定地說:「神是萬能的,祂是自然存在的。」


 


親愛的朋友呀!如果神能夠「自己存在」,換句話說祂不用被別人創造,就可以自己存在,那麼「神創造宇宙人生」的觀念又有什麼意義呢?(因為同理宇宙人生也可以自然存在了。)


 


這裡我們列下一個數學式子來說明這個問題,雖然不十分恰當,但多少可以幫助同學們瞭解:


 


假設宇宙人生的起源為X。


 


X=?


 


外教徒的解答是這樣的,他們不必引用定理或已知的假設,直接就寫了答案:


 


X=神


 


然而神是從那兒來的呢?請看下列的式子:


 


X=神=Y


 


稍有數學觀念的人都知道,Y也是一個未知數,換句話說這個問題照樣沒有得到解答。


 


佛教根本否定「神創造萬物」的假設,根本就不承認宇宙有第一個「開始」。所謂一件事的「開始」祗是前一件事的「結束」而已。在一連串的因果關係中,一件事物的消逝就構成另一件事物生起的條件。


 


張澄基博士在他所著的「什麼是佛法?」書中,對這個問題曾經做過如下的解說:


 


「『開始』這個觀念,是因人類『有限』的心理(所產生的),不能涵括萬千的因果關係。」


 


比如說我們去看第三場的「亂世佳人」電影,從七點「開始」演,到十點一結束」,但是我們再仔細想一想,第三場電影的「開始」,其實就是第二場的「結束」,而第三場的「結束」,不就是第四場的「開始」嗎?


 


所以說「開始」這個概念,只是對某一特定事物而言才有意義;對整個錯綜複雜、因果相續的宇宙而言,就沒有意義了。時間是流動不息的,誰能從中找出停止不動、所謂「現在」的一點來?然後說這一點就是「開始」呢?


 


其實佛教對於討論這一類對人生沒有利益的問題,(哲學上的形而上學)並不感興趣,因為宇宙是無始的,也是無終的,人們殫精竭慮去追求「宇宙的第一因」,將是枉然的,徒勞無功的。當你千辛萬苦尋求到「第一因」時,你勢必發覺在它之前還有一個「因」。如此循環不息,周而復始,你永遠尋求不出一個固定不變的「第一因」來。


 


同時人生短暫,生命無常,如果你還是要鑽牛角尖,那麼當你還沒有追求到「宇宙第一因」的答案時,你可能已經死了。


 


在佛經裡,有一段極精彩的比喻:


 


「有一個人被毒箭所傷,他的親友帶他去看外科醫生。假如當時那人說:『我不願把這箭拔出來,我要知道是誰射我的,他是剎帝利種?婆羅門種?吠舍種?還是首陀羅種?他的姓名與氏族是什麼?他是高是矮還是中等身材?他的膚色是黑是棕還是金黃色?他來自那一城市鄉鎮?我不願取出此箭,除非我知道我是被什麼弓所射中,弓弦是什麼樣的?那一型的箭?笛羽是那種毛製的,笛簇又是什麼材料所製?......』如此;這人必當死亡,而不得聞知這些答案。」


 


所以佛教不浪費篇幅和時間,苦苦去追究「宇宙的第一因」的問題。因為追求也是無用的,同時也是對人生無益的,這些跟人們脫離生、老、病、死的痛苦無關,不能使人從而得到寧靜、解脫的快樂。


 


話題稍為扯遠了,現在我們再談佛教反對宇宙萬物是由神所創造的,而認為萬物都是「因緣聚合」而成的。


 


比如我們眼前的一座山,它是土石之積;湖泊是凹地積水而成;再看教室的桌椅,則是木匠用木頭做成的。


 


如果把土石散開則不復成「山」;把湖泊的水抽乾則成凹地,那來「湖泊」的影子?再把木板一片片地拆散,請問「桌椅」在那裡?


 


這些有形體可見的東西,我們都可以簡稱它們叫「色」,因為它們只是「因緣暫時的聚合」而已,並不是真實不變的,所以我們說它們是「空」的——沒有永存不變的實體。


 


這就是佛經上「色即是空」的簡單道理。


 


然而,佛教說「色即是空」,這「空」字並不是「空空如也」的「空」,也不是「一無所有」的「空」,而是一種含著「妙有」的「真空」。


 


這句話怎麼個說法呢?我且舉一個例子來說明:


 


眼前有一杯水,把水加熱後就變成水蒸氣了,再也看不見水的影子。但這並不是說水真的就消失成「空」,當水蒸氣遇冷的時候,又會還原成「水」了。


 


再者懂得化學的人,都知道水是氫氧的化合物,換句話說「水」不過是氫和氧暫時的化合的「物」而已。水經過電解以後,又會變成氫氣和氧氣了。依此類推宇宙萬事萬物,沒有一件不是因緣暫時聚合生成的,沒有一樣是永恒不變的。因緣合則生,因緣散則滅,那裡有創造萬物的「神」?那有被創造的「萬物」呀?


 


 


第七  佛法是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


 


佛對眾生說法,都是針對不同的根機,隨著時空的不同而設教。


 


佛因為教化的對象不同,就有不同的解釋:例如:對於智慧高的人,佛就告訴他能夠直指人心,明心見性,當下即悟的道理;對於智慧稍低的人,佛就告訴他循序漸進,按部就班地去修行。


 


又如:對於熱中名利的人,佛就告訴他「名利皆空」的道理;而對於消極悲觀,認為人生毫無意義,生命全是虛無空幻的人,佛就告訴他「人生是難得的,生命是寶貴的,人可以藉努力以獲致幸福和快樂。」來鼓舞他的勇氣和信心。


 


同樣的道理,由於時空的不同,佛就有不同的比喻和說明:


 


例如:臺北的人問佛說:「臺中如何去法?」佛的答案是:「南下.」至於回答高雄的人則說:「北上。」依此類推,祗要眾生所處地方不同,佛的回答也就不一樣了。


 


佛法有三藏十二部,八萬四千個法門(法門就是修行的方法)。這些修行的方法都是為適應眾生的根器,為對治眾生的煩惱而創設的。


 


如果沒有眾生也就不須要有佛法了。佛法如「藥」,眾生沒有煩惱的「病」,藥就不需要了。


 


佛法傳世逾二千五百餘年,能適應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眾生,這就是它能夠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所致。而這種教育方法,正是佛教的特色之一。


 


 


第八  佛法是入世的


 


佛教講的道理,雖然最終的目的是「出世」的,但它和「入世」的精神並不抵觸。(所謂「出世」並不是脫離、逃避世間,而是改造這個世間,重建這個世界。)


 


佛經上所講的:「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求菩提,恰如覓兔角。」就是說明修行要在人間,覺悟也要在人間,每一個有心向道的人,他不可能厭棄這個世界,逃避這世界上的人類,而「獨善其身」地修成正果。因為一個人要想成佛,他除了具備聰明智慧之外,還要有廣大的誓願悲心去普渡眾生。要以這兩種「悲」和「智」交互運用,相輔相成,做到徹底、圓滿的境地才能成佛。所以佛教是以出世的精神來做入世的事業,從修行一直到成佛,既沒有「入世」,也沒有「出世」,因為一直是在這個世間進行的呀!


 


而佛經上雖然有所謂「西方極樂世界」、「東方琉璃世界」等淨土,勸人念佛往生彼國,但稍為瞭解佛法真諦的人都知道,這是諸佛菩薩為了度化眾生的一種權宜方便,佛教最後的目的是在於「化人間為莊嚴淨土,變地獄為極樂世界。」這才是佛教的真正宗旨,並不是要人人逃避這個世界而躲到西方淨土去享福。


 


 


第九  佛教沒有排他性


 


世界上大部份的宗教,都只承認他們自己所信的宗教教義才是唯一的「真理」,而排斥他教教理為「邪說」。


 


而佛教認為一切宗教,祗有教義深淺的區分,很少有好壞邪正的差別的。任何一種能夠存在世上千年以上的宗教,一定對世道人心有著或多或少的裨益的,否則這個宗教早就被人類的「智慧」所唾棄,以及被時間的浪濤所沖失了。


 


問題只是在於某些宗教只能給人以短暫的、少數的快樂;而有些宗教則能予人以永恒的、多數的幸福。而佛教正是屬於少數的後者之一的。


 


在佛法傳世的近二千五百年之中,佛教一直與其他的宗教和平共處,歷史上為了傳教而與其他宗教發生流血衝突的事,佛教從來沒有過。


 


這裡我要請朋友們看印度阿育王(西元前三世紀),遵照釋迦牟尼的寬大慈悲,兼容並蓄的遺教,有一段至今原文尚存,被雕刻在岩石上的誥文:「不可只尊重自己的宗教而菲薄他人的宗教。應如理尊重他教。這樣做,不但能幫助自己宗教的成長,而且也對別的宗教盡了義務。反過來做,則不但替自己的宗教掘了墳墓,也傷害了別的宗教。」


 


「因此,和諧才是好的。大家都應該諦聽,而且心甘情願地諦聽其他宗教的教義。」(諦聽即留心聽。)


 


從這一段文字看來,這種寬容和誠意,正是佛教文化中最珍貴的遺產之一。


 


「真理」在佛教看來是沒有國界的,它不須任何宗教的「商標」。它也不屬於任何一個宗教,或屬於任何時代中的任何一個人。所以佛所說的真理,不是他一個人獨有的,因為佛只不過是一個「真理的發現者」而已,就像牛頓所發現的「地心吸引力」,並不是牛頓專有的一樣。


 


因此佛教認為一切合理的、具有永恒不變的道理的都是「佛法」。


 


「你要愛你的仇敵。」雖然出自於聖經,但佛教毫無疑問地承認它是具有美德的真理。(與佛教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相同。)


 


佛法像浩瀚的江海,它能容納地球上的一切大小河川。所以佛經上說:「一切法皆是佛法」啊!


 


 


第十  佛教是民主和自由的


 


在其他宗教裡,教主所說的話就是不可抗拒的「命令」,就是不容懷疑的「真理」。誰要是不服從或稍微表示懷疑,那麼必遭天譴神罰。


 


在外教的經典裡明白地記載著:人類的始祖因為違背了上帝的命令,而永遠地被趕出了伊甸園;而且他們的子孫——也就是千千萬萬的人類,包括以前、現在和未來的,也因此而莫明其妙地跟著受苦了。


 


依外教的解釋,這叫做「原罪」的遺傳。不過;我只聽說過某些疾病會遺傳,沒有聽說過「罪」也會遺傳的。除了古代專制野蠻時代,一人犯罪,全族會遭受誅連,以致被斬盡殺絕而外;現在任何一個進步的文明國家,父親犯罪,父親坐牢,跟妻子兒女扯不上半點關係的。


 


而佛教就是這樣主張:佛教認為一人做事,一人承當,父親殺人,兒子是下不了地獄的。(兒子也不能代替父親受罪。)


 


我有一個要好知己,他本來是個虔誠的基督徒,以前我們常為了亞當、夏娃偷吃禁果而被「驅逐出境」的故事,辯得面紅耳赤。


 


以下是我們當時的談話:


 


「亞當他們為什麼會被趕出樂園的?」我問。


 


「因為夏娃不聽神的話,受了毒蛇的引誘偷吃了禁果,他違抗了神的命令。」


 


「請問神是全知全能的嗎?」


 


「是的,它是全知全能的。」


 


「請問全知全能的神事先曉得夏娃受不了毒蛇的引誘嗎?」


 


「不知道的,因為神要試驗亞當、夏娃是否聽祂的話。」


 


「既然神事先不知道,那麼祂還能被稱作全知全能嗎?」


 


「咦?喔,錯了,上帝事先當然是知道夏哇會受不了引誘的。因為祂是全知全能的主呀!我真該死,剛才我冒瀆了神,說祂事先不知道。」我的朋友見風轉舵,可是他沒想到另一邊也是死巷呀!


 


「好,全知全能的主既然事先明明知道夏娃受不了毒蛇的引誘,卻還要讓毒蛇來引誘她,而不加以制止,事後還要懲罰他們。這不是存心不良,故意納人於罪嗎?」


 


「咦?」我的朋友終於為之語塞。


 


亞當和夏娃就是這樣胡裡胡塗地被趕了出來的。我們也是這樣胡裡胡塗地跟著受苦了。


 


不管如何,神的話總是對的,違抗神的話,後果就是這樣悲慘。但是神自己卻不自我反省,祂自己的「話」是否合理?是否自相矛盾?是否太武斷?太專制?


 


除此以外,在各種宗教經典中,時常記載神因人的不聽話而震怒的故事,處罰的方式包括用慘絕人寰的洪水來淹沒人類;用瘟疫來殺害人類。


 


在佛教經典裡,絕對找不到佛會發怒的記載,更不會有這種殘酷、無情的處罰方式。在佛四十九年的教化中,弟子們所看到他們的導師,總是和顏悅色,慈悲安祥的,他對好人如此,對壞人也是如此。


 


佛對自己所說的道理,絕不強迫弟子們接受,他鼓勵他們懷疑發問。一直到他八十歲在婆羅雙樹間即將臨終時,仍然諄諄地教誨,一再地垂詢弟子們還有沒有疑問。


 


佛說:「大疑才有大悟,小疑只有小悟,不疑就永遠不悟。」


 


佛也在最後的遺教時說:「我沒有想過你們弟子是我的,眾生是我的......我不過是你們當中的一個,常常和你們大家在一起。......我從不壓迫別人,也不會要人來服從我。」這是多麼慈祥,多麼感人的遺教啊!


 


佛教這種准許以及鼓勵教徒對教主本身所說的道理,自由懷疑發問,進而深入探討的精神,我想是舉世無雙的吧?


 


朋友們,真理是不容許強迫別人接受的,勉強人去接受他所不瞭解的,或他所不喜愛的,那是政治而不是宗教。真理只有在民主、自由的前提下,反復地思辨,才能更加地顯出它的精神和價值。


 


而在全世界的宗教中,只有佛教的教主與經典是允許被懷疑、討論和追究的。


 


歡迎有研究精神,有獨立自主人格,有智慧聰明的同學們來研究佛法,佛教的大門,永遠為你敞開。


 


 


1 則留言:

  1. 佛教的精神與特色 ...《詳全文》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