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27日 星期六

廣欽老和尚:煩惱就是修行的下手處

ap_F23_20100902024125152.jpg


廣欽老和尚:煩惱就是修行的下手處


 


    我們要在一切的煩惱中好好調理自己,這是別人無法代替的事,等調理得當,自然智慧明朗,無明散去。


  修苦行是從苦中越修越不覺得苦,而且漸漸覺得快樂輕鬆,並沒有感到是在工作,這就是業障漸漸在消,若是越做越覺痛苦煩躁,那就是業障在翻絞。不要以為佛菩薩是多苦,佛菩薩已從苦中磨得業障消除,沒有苦感,做什麼事都已輕鬆自在,而不覺得在做什麼,也不覺得自己在度眾生。


  論人的是非曲直,心裏起不平煩惱,那就是自己的錯,自己的過失。不去管他是非曲直,一切忍下,自心安之無事,那才對,自己也無犯過失,這是修行第一道,也是最上修道之法。


  我們念佛就是要念到花開見佛,什麼叫花開見佛?就是凡事要去火性、要忍耐,和顏悅色以道理行之,對人要親切和藹,不可一副冷峻的霜臉,令人望之卻步,當法師 的也要如此才能度眾。凡事照道理來,就事論事,不可用煩惱心去應付,對人不論是善人或惡人,都是和氣地平等對待,不要去看別人的過錯,這樣別人對我們印象好,我們心也清爽,照這樣做去,心無煩惱,便是花開見佛。


  參學是在參自心,參我們的煩惱心、煩悶心、對人善惡是非的分別心,參我們對一切的境界不起分別,不起煩惱,得無煩惱心、無掛礙心,是心參。我們自身的光明要像太陽光一樣,對萬物一視同仁,無物不照,好人它也照,惡人它也照,好、壞是別人的事,我們總要平等慈悲,若是與人計較,則自身也是半斤八兩。


  我們修苦行是在藉各種事境,磨煉我們不起無明煩惱,洗除習氣,鍛煉做人做事的各種能耐,並不是要做什麼勞力事,才叫做苦行,打破對一切順逆境的分別,就是在修苦行。出家就是要吃苦受苦,只有在苦中才能開發智慧。修就是要修這些壞的、惡的,這些逆因緣,會啟發出我們的智慧與知識,成就我們的忍辱行,讓我們處處無掛礙。當我們的智慧發展到某一程度時,就能折服某一程度的煩惱,所以,越是會修行的人,越是喜歡在逆境中修。


  什麼事都要學習放下,不要執著,不要樣樣記掛在心。自己了生死,才是要緊的事,不必去理會別人在演什麼戲。否則,自己跟著起煩惱,一起墮到三惡道去。


  這個人生就像在演電視劇一樣,各人扮演各種不同的角色,劇情發展悲歡離合、喜怒哀樂,看戲的人也隨著劇情忽喜忽樂、忽憂忽悲,而這好惡憂樂,也不過是我們自己眼根對塵境,在分別取捨。我們看娑婆世界也是一樣,順境、逆境、善的、惡的,心境隨之起伏,而不幸的是,我們的惡習深重,眼根對境,見惡易隨,見善難 徙,看到惡的,契合自己的惡性習氣,就心生歡喜,恣心縱意,隨順而去;而聽到佛菩薩的作為,像釋迦牟尼佛、觀音菩薩、地藏菩薩等,卻心生為難,認為那只是 佛菩薩們的境界,自己是凡夫,如何效得來,心生退卻,對佛菩薩只有空讚歎。結果,好的沒學到,壞的卻越染越深,這就是本身沒有誓願力的緣故。


  如果要練不倒單,先要從淡泊兩字開始學起,等到衣食住都能無礙,貪嗔癡也都消滅了,這樣子妄念自然消,才能談到禪定功夫。


  如遇高興歡喜,則問是什麼人在歡喜?如遇煩惱,則問是什麼人在煩惱?凡遇到什麼事,皆一句阿彌陀佛,高興也好,煩惱也好,要遠離是非,也是一句阿彌陀佛,要靜下來念佛,念到睡著也很好,一念(一念不生)能超出三界,又一念 (念而無念)到西方。修行要眼假裝沒看到,耳裝沒聽到,老實念佛,現在你們都是眼睛睜大大的,仔細看看。修行要人家愈不認識,愈好修。


  我們打鼓時,念『公事辦,公事辦,公事辦完辦私事』,就是不可人勞我逸,只圖自己念佛、拜佛、誦經,這些是屬私人的事,若不發心於公事,一味地自私,只顧自 己的念佛、拜佛,這樣的修持,乃是執我相,心地只有越來越窄,一輩子無法解脫。反之,將身心奉常住,為眾人做一切功德,令他人得到利益,這樣,雖然沒時間拜佛、誦經,但一切的經藏已在其中,則智慧漸開,心胸漸廣。


  修行人就是要在這色、聲、香、味、觸、法的業識順逆中求解脫,無魔不成道,成佛哪有那麼便宜之事,不經苦行,不經魔障,如何去曆練無明煩惱,修行人就是在修魔障,唯有沖破魔境中的無明煩惱,方能得到解脫,也唯有舍下色聲香味觸法,心無掛礙,才能得到清淨解脫,才能顯出菩提心來。所以,修行人不能怕魔障,不能貪圖安定順境,那樣是不會進步的。


  我們修行,便是要修六根對六塵所起的分別煩惱,分別善惡、好音壞音種種等,這種分別就是六根不清淨。修行就是要修這些分別煩惱,直至六根對六塵沒有分別,才是六根清淨,才能五蘊皆空。譬如說:別人罵你,那是消災,給你不好的臉色看,那是『最上供養』,要沒有分別,如獲至寶。


 


以上文章搜集自網路


sc-l.gif


佛像01.jpg 


sc-l.gif


勤修清淨波羅蜜  恆不忘失菩提心


滅除障垢無有餘  一切妙行皆成就


 華嚴聖因精舍  釋大寬 比丘 合十


地址Address:北市信義區吳興街122號


電話Tel: 886(國碼)–2(區碼)-23775886


牟尼佛法流通網  牟尼佛法論壇  藏經閣


慈悲喜捨小站  摩尼網路世界  普光明殿


佛網大聯盟  般若小站  IBC國際佛法中心


sc-l.gif


200871118162453165.gif


2010年11月23日 星期二

淨空法師: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講什麼?

ap_F23_20100709120941873.jpg 


淨空法師: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講什麼?


200871118162453165.gif



    初學佛,我相信很多人都會遇到這個事情,別人向你請教,這佛講的是什麼?


    我曾經問過一個道友,這很多年前了,大概總是二、三十年前了,那個時候我們在台北景美圖書館。有一年過年,這些老同學到圖書館來拜年,有一位輔仁大學的教授他告訴我,他說這個學期,就是下面這個學期,在學校利用課外活動,他給同學們講一部《普賢菩薩行願品》,很難得。在台灣,大學生學佛的風氣很盛。我說,好事。我突然想到一個問題,我說我有一個問題問你,你回答我,釋迦牟尼佛在世講經說法四十九年,他講的是什麼?你用一句話回答我,不能囉嗦,就一句話,四十九年講什麼?


    他想了五、六分鐘,沒有辦法,答不出來。他回頭問我,我說《般若經》上講的一句話,四個字,「諸法實相」,我說用這句話行不行?他想了想,可以,行。


    諸法實相,要用現代的話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古人用的文字簡單,四個字:諸法實相。真的!這是什麼?對於知識份子可以這樣說法,他明白,而且什麼?對於在佛法上已經入門的,這東西不是迷信。如果對於一般初學,沒有接觸過佛法的,這常常碰到,佛到底說什麼?那就得詳細一點給他解釋。佛經上有,真的,佛真是慈悲,教我們怎樣應付有這些疑問的人,佛經裏面有「六事明經意」,六樁事情,在《三藏法數》裏有,這個內容全是釋迦牟尼佛說的。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解演義(第四十六集)2010/5/21 檔名:02-039-0046  
(轉自學佛網:
http://big5.xuefo.net/show1_40651.htm)


 


sc-l.gif


佛像01.jpg 


sc-l.gif


勤修清淨波羅蜜  恆不忘失菩提心


滅除障垢無有餘  一切妙行皆成就


 華嚴聖因精舍  釋大寬 比丘 合十


地址Address:北市信義區吳興街122號


電話Tel: 886(國碼)–2(區碼)-23775886


牟尼佛法流通網  牟尼佛法論壇  藏經閣


慈悲喜捨小站  摩尼網路世界  普光明殿


佛網大聯盟  般若小站  IBC國際佛法中心


sc-l.gif


200871118162453165.gif


2010年11月18日 星期四

既然有護法神,為何還會著魔?

ap_F23_20100709010557592.jpg 


既然有護法神,為何還會著魔?


  sc-l.gif


問:“有人學佛很認真,甚至於還講經說法,勸別人看破放下,還都講得不錯,真的是福慧雙修,照理說,應該都是有護法龍天保護著,為什麼還會著魔?這個事有方法避免嗎?”


  答:你說的這個情形,自古以來就有,實在講是相當不容易的。天臺大師講,天臺大師是智者大師,他寫的那幾個字我看過:“能說不能行,國之師也;能說又能行,國之寶也。”這兩句話給我們很大的啟示。能說,自己本身做不到,占多數,著魔都是屬於這一類的人,他有魔障。在《慈悲三昧水懺》裏面,連悟達國師都遭魔障;在《楞嚴經》裏面開頭就看到,阿難尊者遭魔障。想想原因在哪里?“能說不能行”。“能說又能行”,決定不會著魔。護法神只是從外面保護,你裏頭有心魔,心魔會勾結外面的魔,內外勾結,護法神也沒辦法。這個事佛在《楞嚴經》裏面講得很透徹,《楞嚴》裏面講五十種陰魔,內外我們要辨別清楚。念佛人有一個好處,至心念佛,一心稱念,一心就是至心,決定不會著魔。


  一般學佛的同修,著魔我們也見過很多。著魔最主要的原因,喜歡感應、喜歡神通。我遇到過很多,我就問他:“是不是對於感應、神通很喜歡?”他說:“是的。”這是著魔最重要的一個原因。真正學佛的人不求感應、不求神通,念佛的人老實念,參禪的人老實參,魔就不得其便,這個道理要懂。


   (淨空法師《學佛問答》21-90-53)


  問:常常聽到念佛人著魔,頗覺生疑,佛何以不加庇他?(陳淑媛)


  答:魔由自心生,此定是念不如法,或是心不能淨所致。有此兩因,自於佛隔,何能加庇。然能見怪不怪,不去理他,提起正念,一直不退,魔自消滅,不能為害。此後功夫,因是反更進一層,所謂不受魔難,不成佛也。


    (李炳南老居士《佛學問答類編》)


  問:靜坐念佛的時候,忽然聽到聲音,心裏受到驚嚇,非常害怕。長期下去,是不是容易著魔?怎樣才能消除這個魔障?


  答:《楞嚴經》上世尊教導我們,魔境現前,完全不要去理會,把精神意志集中在佛號上,或者集中在讀經上,不要理會它,魔就不能得其便。如果魔來嚇你,你就害怕,他收到效果了。他來嚇你,你不怕,他就沒有辦法,他就只好走了。看到有效果,他就惹你,找你麻煩了。所以不必畏懼,我們一心念佛就好,這個魔境自然就不見了。往年我在美國三藩市,有一位同修他遇到這個魔障,那是一般人都沒有辦法承受的。這個魔他現前,不是看不見的,看得見,樣子非常醜陋,氣味非常難聞,晚上半夜十二點他就出現,愈靠愈近。他看到這個魔來了,他就大聲念阿彌陀佛,佛號一句頂著一句不間斷,那個魔距離他大概三尺這麼遠的距離,大聲念。不念,他就靠近。念到天亮,那個魔就走了。過兩天,他又來了。他住的房子是鬼屋,這個魔告訴他,前世是他的冤親債主,是要來討命的。他每天念佛,別人勸他搬家,他不搬,他說:“好事情,不是他,我就不能用功念佛了。他天天來找我,我這個佛號一句接一句,一點都不敢鬆懈,他幫我大忙。”他不怕他,一句佛號頂住他,這個同修的確是非常勇敢,很值得讚歎。聽說以後他出家了。菩提道上,冤親債主變現的魔障是決定不能避免的。最重要的是我們念頭要正,心地善良,決定沒有害人之心,決定沒有惡劣的行為。對於這一些魔障,不但能減少,或者在一生當中,再不會遇到了。


    (淨空法師《學佛問答》21-90-01


  問:一居士被附體,他一直以為佛菩薩附身,會不會?對於這一類居士,若是魔等附身,我等應遠離還是予以指正?他最初較相信師父,師父若予以指正,他決定按照師父的話去行。


  答:佛菩薩附身,這個事情很少。附身的時候決定也是說法,也是度眾生,完了之後決定離開,不會再來。要是常常附身,那就不是佛菩薩,決定是魔。


  問:他第一次聽他講的時候,他教他《彌陀經》、教他大勢至菩薩的偈子,就是在功課本上面。所以他一直認為是大勢至菩薩附體。


  答:也不一定是。鬼神,你跟他有緣,他學佛他也會説明你。這些事情《楞嚴經》上說得很好,不要把它放在心上,這個就好;如果把這些事情放在心上,這就著魔了,佛來也是著魔。大乘經裏面佛告訴我們,無佛亦無魔,佛跟魔是從什麼地方區別?著相就是魔,離相就是佛。如果你一切都不執著,魔也是佛;你要是執著,佛也是魔。你懂這個意思嗎?


  問:他在念佛佛號念不起來的時候,他會聽到空中有種音樂伴奏念佛的聲音。這個伴奏不是阿彌陀佛的佛號,而是提醒他,自己佛號聲提起來的一種音樂伴奏。


  答:剛才說的這個原則一定要記住,不管什麼境界現前,一概不理會,是好境界。佛在《楞嚴經》講,如果稍稍執著了,都是魔境界。魔境界是什麼?讓你生煩惱、生疑惑,讓你起妄想、分別、執著就是魔。你境界現前,妄想、分別、執著不生,你已經成佛了。你還分別這個、分別那個,執著這個、執著那個,把你的清淨心全部毀掉了。我們念佛,念佛目的在哪里?一心不亂,心不顛倒,你把這兩句全毀掉了,這個道理要懂!


  為什麼佛菩薩不常常現前?常常現前,你一定生妄想、分別、執著,“佛菩薩常常照顧我,不常常照顧你們”,你不就起分別、起執著了嗎?所以佛菩薩不來是大慈大悲!你喜歡感應、喜歡神通,魔就得其便,魔就常常來示現,常常來跟你開開玩笑,常常來把你的清淨心擾亂,就這麼一回事情。這是事實真相,瞭解事實真相了,不管是佛也好,是魔也好,就照《楞嚴經》上所講的話,一概不知不理會,永遠保持你的清淨心,都是好境界,不能保持清淨心就不是好境界。


  (淨空法師《學佛問答》21-90-80)


 


本文引用自:http://www.ptsfjw.com/hcy/show.asp?id=1233


 


200871118162453165.gif


 



佛像01.jpg 


sc-l.gif


勤修清淨波羅蜜  恆不忘失菩提心


滅除障垢無有餘  一切妙行皆成就


 華嚴聖因精舍  釋大寬 比丘 合十


地址Address:北市信義區吳興街122號


電話Tel: 886(國碼)–2(區碼)-23775886


牟尼佛法流通網  牟尼佛法論壇  藏經閣


慈悲喜捨小站  摩尼網路世界  普光明殿


佛網大聯盟  般若小站  IBC國際佛法中心


sc-l.gif


200871118162453165.gif


2010年11月16日 星期二

淨空法師:我們知道要放下,為什麼就是放不下?

 我們知道要放下,為什麼就是放不下?


  sc-l.gif 


     經上這些話,我們聽得很習慣,也能說出來,可是不是自己境界。像《金剛經》上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可是我們在夢幻泡影、在虛妄裡還是把它當真實,還是不肯放下,麻煩在此地。


  


這個事情,我早年學佛向章嘉大師請教,老師告訴我,大乘佛法知難行易。這是個哲學問題,知道難,做很容易。但是,真正知道你才肯做,那就是頓捨,一絲毫留戀都沒有。不但對現前這個世界沒有一絲毫留戀,人間天上,對六道沒有留戀,對十法界也沒留戀,真捨,那一捨就是,就成佛了。


  


我們對這個很清楚,可是怎麼樣?捨不掉,為什麼捨不掉?套佛門一句話說,業障很重,煩惱習氣斷不掉。章嘉大師講,還是沒有真明瞭,沒有真正知,你是知道一點點,沒有透徹,所以說知難行易,真正知道了,成佛是一念,一念覺,凡夫就成佛了。


  


以前我們也不懂一念什麼意思,好像懂得了,其實沒懂。這個一念,是彌勒菩薩跟世尊對話裡頭講的那個一念,從前我們不知道,現在才曉得。一彈指有三百二十兆個念頭,這一彈指,就是那裡頭的一念,你說多快,那一念覺就成佛了。這個道理我們現在可以說相當清楚了,為什麼?十法界依正莊嚴、森羅萬象就是一念變現的,一念覺,這相就沒有了,真的你就回到常寂光。


  


什麼時候這個相又現前,那現前無所謂,現前與你自己的修證沒有干涉,眾生有感你有應,這一應就現前。雖現前,你在這個境界裡頭邊都不沾,也就是說,你絕對不會起心動念;凡夫在境界裡面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叫造業,凡聖差別就在此地。


 


我們今天學大乘佛法,所以我很關心近代科學家他們的發現,他們用科學方法取得的證明,跟佛在經典上所講的是一樁事情,加深我們對佛法的信解。這個加深有好處,為什麼?幫助我們真正能放下。


 


譬如講物質現象,現在科學家告訴我們,這從前沒說過的,物質的本質是什麼?他說是意念累積連續發生的幻相。他也是堅定的告訴我們,宇宙之間根本沒有物質這樣的東西,我們今天是過分迷在物質裡頭。這一樁事情佛講得很多,講得也很清楚,但是我們是似懂非懂。


 


佛怎麼說的?「一切法從心想生」,這不就是他講的意念的累積跟連續產生,不就是一個意思嗎?一切法從心想生,你看,三千年前佛就這樣說了。所以唯識學家他只承認唯識,宇宙之間只有唯識,沒有物質,你看,跟現在科學家講的一樣。這些人沒學過佛,沒有看過佛經,居然跟三千年前佛講的是一樁事情,用科學來證實佛法




既然曉得是假的,不是真的,你還有什麼放不下?身體放下了,不再執著,你身體裡面所有什麼毛病都沒有了。


 


為什麼?毛病從哪裡來的?貪瞋痴慢疑,你這全放下了,在佛法講,你的病根斷掉了。在情緒上,怨恨惱怒煩也放下了,人家怎麼欺負你,怎麼侮辱你、陷害你,你若無其事,沒有怨恨,更沒有報復,心平氣和,你怎麼會生病!


 


外面的誘惑,財色名食睡,根本就不動心,知道假的,不是真的,這個東西帶不走的,邊都不沾,這是佛法。所以佛法,真正你要是依教奉行,對個人來講,你得大自在!這就是方老師當年把佛法介紹我的時候所說的,「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最高的享受就是一切放下,得大自在。


 


宇宙之間萬事萬物,性相、理事、因果通達明瞭,這個樂世間人無法想像的。我們念《論語》,開頭你看孔子有這種樂趣,「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是世間法。真正做學問的人,倫理道德因果的修養,他心裡快樂,這個喜悅是從內心裡頭生出來的,像泉水一樣往外湧,不是外面刺激。


 


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141集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gPkswBSaBxbSdP_1zq44rA--/article?mid


 


 


sc-l.gif


佛像01.jpg 


sc-l.gif


勤修清淨波羅蜜  恆不忘失菩提心


滅除障垢無有餘  一切妙行皆成就


 華嚴聖因精舍  釋大寬 比丘 合十


地址Address:北市信義區吳興街122號


電話Tel: 886(國碼)–2(區碼)-23775886


牟尼佛法流通網  牟尼佛法論壇  藏經閣


慈悲喜捨小站  摩尼網路世界  普光明殿


佛網大聯盟  般若小站  IBC國際佛法中心


sc-l.gif



2010年11月7日 星期日

淨空法師法語:善男子、善女人,你是不是其中之一

bb41472a8976.gif


 


 


   


淨空法師法語:善男子、善女人,你是不是其中之一


 


1.經上講的善男子、善女人,什麼叫善?什麼叫不善?《觀無量壽經》上講的淨業三福,是善男子、善女人的標準。我們是不是善男子、善女人?關鍵在此地。


 


2 第一福有四句,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我們有沒有做到?如果連這個都做不到,你一生念佛苦修,只是跟佛結個緣,這一生想往生很難!你做到了,生凡聖同居土有分。


 


3 如果再能做到第二善,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大概方便有餘土也能有分,品位就高了。


 


4 如果能三善都具足,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給諸位說,上上品往生!


 


5 佛常常在經上叫著善男子、善女人,叫別人不重要,有沒有叫到我?我是不是佛所叫的「善男子、善女人」其中之一,這很重要!


 


6 善男子、善女人,善的標準是什麼?就是具足信願行,以這個為標準。善惡的標準一定要知道,這與我們世間一般的標準大大的不相同。


 


7 《阿彌陀經》上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凡是能深信切願、能依教奉行的,都是善根福德因緣具足之人,這三個條件要是具足,你這一生穩當成就了。


 


8 什麼是善根?善根是你聽了之後能信、能解,你聽懂了,聽明白了,真正相信,這是善根。


 


9 什麼是多善根?是聽了就真信,真正肯發願,真正肯執持名號,肯念佛,這樣的人就是多善根,善根成熟。


 


10 所謂善根成熟,就是他這一生決定成就!佛常常教給我們,善根成熟的人一定要幫他這一生成就。


 


11 善根不成熟的人,這一生不能成就,佛教我們,要幫助他成熟。


 


12 沒有善根的人要給他種善根,已經有善根的人幫助他善根增長,這些都是菩薩事業,我們應當要曉得的!


 


13 凡是善根成熟的眾生,我們幫助他加強信念,幫助他成就,我們把西方極樂世界的理論、方法、境界,詳細地介紹給他,使他信心堅定,發願往生。


 


14 總而言之,六道裏面所有一切的眾生,聽到這一句阿彌陀佛後,能信能願、能執持名號,能對於這句佛號決定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這就是多劫善根成熟。


 


15 什麼是福德?明瞭之後真正發願,老實念佛,這是福德。臨終時候頭腦清楚,這是最大的福德!如果我們善根福德具足,這肯定往生。


 


16 念佛是福,能夠真正發心念佛的人,可以說是世出世間第一等的大福德人,沒有人比他的福德更大!


 


17 什麼是因緣?第一個得人身,第二個生在有佛法的地方,第三個遇到善知識。


 


18 多生多劫有善根,這一生遇不到緣也不行。學道的人很多,退道心的人多,成就的人不多,關鍵就在此地。


 


 54789916.gif


(轉自學佛網:http://big5.xuefo.net/show1_23553.htm)


200871118162453165.gif


15.gif


佛像01.jpg 


sc-l.gif


勤修清淨波羅蜜  恆不忘失菩提心


滅除障垢無有餘  一切妙行皆成就


 華嚴聖因精舍  釋大寬 比丘 合十


地址Address:北市信義區吳興街122號


電話Tel: 886(國碼)–2(區碼)-23775886


牟尼佛法流通網  牟尼佛法論壇  藏經閣


慈悲喜捨小站  摩尼網路世界  普光明殿


佛網大聯盟  般若小站  IBC國際佛法中心


sc-l.gif


2010年11月3日 星期三

念佛法門是第一方便法門

ap_F23_20091119075505414.jpg 


念佛法門是第一方便法門


 15.gif


   世尊看到我們迷得太久、太深,因而生起憐憫之心,幫助我們覺悟,教導我們修行。「因修萬行,果圓萬德」,因眾生之根性無量,所以佛為眾生演說無量法門,順眾生之根性教學,眾生修學才容易成就。一切法門之中,第一方便、穩當、容易的,無過於念佛法門。本經教我們念佛,至心稱名,與《無量壽經》講的「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無二無別。若眾生不能接受念佛法門,對其有疑惑,佛則再開其他方便法門。


 


  為何念佛法門是第一方便法門?佛說:世出世間一切法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又說:「一切法從心想生」,說盡了宇宙間萬事萬法之理。心能現相,相起變化乃心之作用,此心即是識心,也就是念頭。所以,佛教導我們念佛,念佛就作佛。《無量壽經》中又說,阿彌陀佛是「光中極尊,佛中之王」,念阿彌陀佛就成阿彌陀佛。明白此理,才會肯定念阿彌陀佛是第一,念念都是阿彌陀佛才是真正念佛人。


  念佛法門是道共戒,圓滿具足一切戒律,所以不會犯戒、破戒。得禪定是定共戒。定共戒不如道共戒,道共戒不如念佛所具足的圓滿清淨戒律。因為,念佛是與阿彌陀佛同心、同願、同德、同行,此乃真正大圓滿。


  佛教導我們修學念佛法門,要至心稱名、念誦。念誦就是讀誦大乘,而以讀誦《無量壽經》為第一。隋唐古大德說,一切經最後都歸結《華嚴經》,《華嚴經》歸結《無量壽經》,《無量壽經》歸結四十八願,四十八願歸結第十八願,即「十念必生願」。現在有人提倡本願念佛,本願特別著重在第十八願。完全依照第十八願念佛,能否往生?果能遵行,決定得生淨土。


  有人認為:「既然臨終十念、一念都能往生,平常就可以不必恪守戒律,反正臨終時念佛還能往生。」話雖沒錯,但臨終時有把握念佛嗎?頭腦能清醒嗎?我們仔細觀察,一些人臨命終時業障現前,一句佛號也聽不進;甚至一聽到佛號就生煩惱。這是我親眼所見。一生念佛,到臨命終時貪生怕死,不能放下,不願念佛,例子太多太多了。所以,本願念佛在理上講沒問題,事上就太難了!臨終往生是要具足善根、福德、因緣才行。古大德真是慈悲至極,勸勉我們不可存僥倖之心,否則最後必定落空。提倡本願念佛,捨棄戒行,此論似乎有理,事實上是完全錯解佛的本意,是在走險道!「願解如來真實義」,談何容易!是故,我們惟有腳踏實地、認真努力地修學,臨終往生才有把握。


  


(節錄自《地藏經講記》14-12)



15.gif


佛像01.jpg 


sc-l.gif


勤修清淨波羅蜜  恆不忘失菩提心


滅除障垢無有餘  一切妙行皆成就


 華嚴聖因精舍  釋大寬 比丘 合十


地址Address:北市信義區吳興街122號


電話Tel: 886(國碼)–2(區碼)-23775886


牟尼佛法流通網  牟尼佛法論壇  藏經閣


慈悲喜捨小站  摩尼網路世界  普光明殿


佛網大聯盟  般若小站  IBC國際佛法中心


sc-l.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