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精神與特色-第七章-如何做個佛教徒
第七章 如何做個佛教徒
讀完了這本書,或許有些同學對佛教產生了好感,希望能夠做一個佛教徒。但心中難免會有點疑惑:怎樣才算是佛教徒呢?
如何做個佛教徒呢?我想這個問題的解答,不必兜著圈子,簡單地可以分成三點來談:
第一 要瞭解佛教研究佛學
我們要做一件事,不做則已,要做就要做得圓滿、成功。同樣的要想信仰宗教,就要先瞭解這個宗教的教理,是否可以滿足人類的要求,它對宇宙人生問題的解釋,是徹底呢?還是不徹底?能夠令人心悅誠服呢?還是不能?所以要想做個佛教徒,一定要先瞭解佛教與研究佛學,如此才能基於理智的信仰,才不致於變成人云亦云,自欺欺人的盲信。
比如說瞭解了佛教是不殺生的,那麼殺豬宰鴨拜拜的,就違背了佛教的精神;又一般所謂的「神明」——諸如媽祖、城隍、土地公、天歲君、註生娘娘等,依佛教眼光看來,他們都還沒有得到真正、徹底的覺悟和解脫,所以佛教不拜這些神明。(但也不毀謗、輕視他們。)佛教拜佛、菩薩的目的,就是要以佛、菩薩為模範,勉勵自己要做到像他們一樣真正覺悟的地步。
佛教所尊敬崇拜的,不是那個「神」名氣大就拜他,而是以覺悟的徹底不徹底來做為取捨的標準。
比如說我們讀書時,有疑問一定要找一個學問好的老師請問,絕不能糊裏糊塗的隨便在半路上找一個一知半解的人解答。因為一知半解的人不可能給你正確的答覆。
第二 要有廣大的誓願悲心
做一個佛教徒除了要具有高尚的品德,豐富的學識,健康的身體之外,還要加上有「廣大的誓願悲心」。
曾子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而做一個佛教徒,「自覺覺他」、「自利利他」的工作(也就是普度眾生的任務),是自己的責任。佛不能離開人間、地獄而享福,他和眾生是一體不可分的,他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以「天下為己任」的。
古人說的「人飢己飢」、「人溺己溺」就是佛教徒慈悲的寫照。因此做個佛教徒,要先抱著服務社會,救人救世的悲心,為了達到弘揚佛法,普度眾生的目的,不惜赴湯蹈火,犧牲生命。
而做一個佛教徒必須要立下四個誓願:
(一)眾生無邊誓願度(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二)煩惱無盡誓願斷(以智慧劍斬煩惱根)。
(三)法門無量誓願學(學習救人救世的知識和技能)。
(四)佛道無上誓願成(向最偉大、完美的人格學習、邁進)。
能夠達到這四個目標,不但能獨善其身,而且能兼善天下,這就是佛教徒的理想境地。
第三 受三歸依
什麼叫做三皈依呢?就是以「佛、法、僧」做我們立身處世的準則。
「佛」是個具有真知灼見,大覺大悟的人,他是我們人類最慈祥、偉大的導師,所以我們要向他學習。
「法」是佛所覺悟的道理,是一盞不滅的明燈,能夠引導我們走向幸福、快樂的境地,所以我們要深入研究。
「僧」是嚴守戒律的出家人,他們拋棄人間富貴,弘揚佛法,普度眾生,是我們在生活中,最親近的、看得見的老師,我們要向他們請教。
「三皈依」有兩種形式:
(一)參加教堂、佛寺的宗教儀式,在佛前正式決定以「佛、法、僧」做立身處世的準則。如此就是一個佛教徒。(就像天主教的「洗禮」一樣。)
(二)自己默默地以「佛、法、僧」做我們立身處世的準則,這種人雖然沒有參加「歸依」的宗教儀式,他當然也是佛教徒。
既然做個佛教徒不一定要經過「三皈依」的宗教儀式,為什麼現在的佛教徒還是要行「三皈依」禮呢?大家都知道「團結就是力量」的道理吧?它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團結佛教徒們,使大家在同一個信仰之下,共同為社會服務,為人群造福。同時也有「立志」自勉的意義在內,使自己警惕自己:從今以後我是佛教徒了,「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以後種種譬如今日生。」一定要把往日的壞習慣、壞行為改過自新,一切以佛的教導為依歸,愛國家、愛民族、愛社會、愛親戚、愛朋友、愛父母、愛子女、愛丈夫、愛妻子,努力實踐佛的教誨,自我完成偉大高尚的人格——人格的完成就是佛了。
綜合以上所說的,要想做個佛教徒,努力實踐佛的教誨,以達到成佛的目標,修行的途徑是這樣的:
信→解→行→證
用簡單的話來說是這樣的:
我做了佛教徒,信仰了佛教以後(信);就要努力去研讀佛學,瞭解佛的教理(解),知道佛的真理以後,還要進一步地去實踐,照著佛的教導去修行(行);如此精進不懈,貫徹始終,最後一定能夠得到涅槃的快樂(涅槃就是沒有疑惑、煩惱、超越了生死的意思),親自證明佛所說的一切道理——眾生都是未來的佛,終有一天都會成佛(證)。
「佛教的精神與特色」能夠順利地出版,連我自己都難免感到驚奇。
由於教學工作的繁忙,使我很少有提筆寫作的時間,因此常常寫寫停停。有時在學校寫一段,回到家裏又寫幾行,本書不能一氣呵成,缺乏組織和條理,原因即在此。
不瞞各位說,好幾次我真想輟筆作罷,我猶疑的原因有五:
(一)佛學浩瀚無垠,義理艱深,自己所知所學有限,怎可擔當此項重任——向青年朋友們介紹佛教?我恐怕我扮演的角色,不能得心應手。
(二)既然本書是以青年朋友為目標,那麼內容必須深入淺出,所用字彙術語,不能超出同學的理解之外。
這一點就使我大費苦心了,舉例來說吧:說到「涅槃」、「佛性」,我就儘量用另一個字眼來代替,或加上一段文字來解釋;明明知道這只是兜著圈子轉,並沒有深入堂奧重心。但我想與其讓諸位茫然不知,沒有興趣再看;不如暫時使同學有個簡單的概念,奠下同學將來深入研讀的基礎,這總是好的。
然而天下事有利就有弊,我害怕因此而失去了佛法的特色和精神,失去了它的完整和真義。就像我伸出食指,指著月亮說:「大家看呀!」聰明而有智慧的同學曉得我要他看的是月亮;然而少數缺乏悟性與慧根的同學,卻把目光停留在我的食指上。這不是「失之毫釐,差之千里」了嗎?
(三)內容的取捨,缺乏客觀的標準。所謂「藥無貴賤,對症則良;法無高下,應機則宜。」那一種佛法的道理,才是同學們所最需要的?這就很難遽下決定了。
佛法是一門系統分明,組織嚴密的學問;更是一條按部就班,循序漸進,可以修行證果的途徑。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其相互間的關係,十分密切。談四諦,不可不談十二因緣,談十二因緣,不能不說六度萬行;又說佛教的宇宙觀,就不能不說人生觀。如此下來,就是寫了百年三萬六千日,也無法向各位們交待清楚。
因此本書遺漏了許多重要的佛理,只淺談了五戒、十善、四諦、十二因緣、六度,萬行(即佛徒四種誓願)等,不能說是一大遺憾。但我已經說過:本書只是讓同學們對佛教有個簡明的瞭解和印象,至於深入佛法大海,沉潛於智慧法樂,就要靠自己進一步地努力探討了,因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我希望以後有機會,能把本書所遺漏沒有談到或不夠深入詳細的,再寫成一本較完整透徹、較豐富充實的書,替有熱心研究佛學,有誠意瞭解佛教的同學服務。
(四)出版費用不是一筆小數目,對一個薪水階級的教師來說,總有不勝負荷的感覺。何況這是一本「嚴肅」的書,常令人望而卻步,不會像文藝愛情、偵探武俠那樣地受歡迎,早在預料之中。
(五)要談佛教的精神和特色,有些地方不得不與其他宗教比較。一隻長腳鶴不在群雞之中,怎顯得出「鶴立雞群」的卓然獨立精神?而一個考八十分成績的學生,如果不跟全班「滿江紅」的成績相比,怎顯示得出他的難能可貴?
但我恐怕無心的引述他教的教義會引起不必要的誤會,帶給自己不必要的攻擊和爭議,這就有失佛法平等、淳厚、涵容的精神了。
因此作者在這裏謹向虔誠的外教徒致最大的歉意。我的引述絕無故意歪曲的惡意,站在探討真理的前提下,使我不得不把「聖經」和「神」先拉下到「假設」的地位,先除去「神權」和「神話」,然後才能客觀地研究、探討宇宙人生的本來面目,不是嗎?哥白尼(Nicolas Copernicus 1473~1543)如果完全地相信了聖經,對神的話不懷疑,他那不朽的「天體運行論」能夠產生嗎?雖然這樣做,使他受到當時教會的切齒痛恨,因為他的發現,違反了上帝創造世界的神話,破壞了「地球是宇宙中心,太陽繞行地球」的主張。(見國中國文課本第四冊,七六頁註解)又像達爾文的「進化論」,把聖經上亞當、夏娃是人類始祖的神話,完全地推翻了。因此研究真理,一定要把「佛」、「神」、「科學家」,當做平常人來看;把「佛經」、「聖經」、「定理、定律」當作值得懷疑的假設,然後才會求出真正客觀的事實來。
你看愛因斯坦不是推翻了「物質不滅定律」、「能力不滅定律」嗎?(就是有名的「質能互變律」)打破了舊有「三度空間」的觀念嗎?(他提出空間除了長、寬、高之外,還要加上時間。)又修改了牛頓的運動定律嗎?
如果他盲信科學定律、定理是絕對不會錯的(就像聖經是神和先知的話);科學家是絕對神聖不可侵犯的(就像神是不容被懷疑、被研究的)那麼科學就只好停滯不動,永遠也不會再進步了。
好了,說了這許多,有人還是不諒解我,他會說:「你們佛教不是講涵容、忍耐的嗎?何必跟其他宗教過意不去?」是的;佛教除了一件事以外,它是涵容、忍耐的。什麼事呢?那就是對真理的不苟且、不放鬆、不讓步。
佛親自告訴我們,不可因某事物之似有可能而信以為實;不可以為宗教典籍是絕對的真理;更不可以因為對方是自己的老師,你就完全深信他講的話。他鼓勵弟子們要抱看懷疑的態度求知,一切覺悟和真知是要透過懷疑去努力追求才能得到的。單憑「相信」、「信仰」,只能讓人蒙騙自己「自以為得到了」、「好像很明白了」,「信」而不去研究、實行,不能獲得真知。而佛勸人懷疑的範圍和對象,竟包括佛所講的經典,以及他自己本身。
佛教就是這麼自由、民主、科學的宗教,所以我對他教教義的引述、比較,在某些異教徒已經習慣了「完全相信」的眼光看來,可能不太容易接受,所以我在這兒作一番解釋。
我要深深地感謝郭剛、蔡禮聰兩位老師,他們對本書有關生物、化學、物理的問題,給予我熱忱的指導;更要感謝月基、開證兩位師父,他們為本書提供了許多寶貴的意見,充實了本書的內容;還有姜宏效居士、陳仁和舅父、鮑國棟老師都為本書的出版盡了心力,也應該謝謝他們。
我不得不在這兒一提的是:學校裏許多的老師們,他們有的對佛法尚無緣認識;有的甚至信仰其他宗教,但聽到本書即將出版,亦欣然出錢助印,他們珍貴的善行,引用佛經上的話來說,正是:「當知是人,不止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故得如是無量功德。」他們今日所種下的菩提種子,有一天終將綻開般若(智慧)的花朵,結成涅槃的果實。
最後我也要祝福每一位讀過本書的朋友們,希望佛法的真理,能夠破啟你對人生的迷茫,指引你對生命的徬徨,解答你對宇宙真象的疑問。但願每一個人都能點燃自覺的心燈,享受幸福快樂的生活;同時一燈引燃一燈,再指引其他徘徊迷途的同學,啟迪他們的疑惑,讓智慧的火炬,帶給闇黯的宇宙予永恒的光亮。
佛曆二五一五年五月廿五日 慈捷合十
此則為私密回應
回覆刪除版主回覆:(02/22/2009 12:34:00 PM)
這裡的應該指的是供佛教徒聚會的場所!
...《詳全文》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