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精神與特色-第四章-幾個簡要的佛教道理(下)
第三 十二因緣
「十二因緣」是用來解釋人為什麼會在生死苦海中打轉、輪迴的道理。
這十二種包括:
┌一、過去因——(一)無明(二)行
│ ┌果——(三)識(四)名色(五)六入(六)觸(七)受
三世流轉┼二、現在┤
│ └因——(八)愛(九)取(十)有
└三、未來果——(十一)生(十二)老死
用淺近的白話解釋是這樣的:一個人由於過去世的無知愚蠹、不明善惡、是非(無明);結果做了許多的壞事(行);有了惡因這一世就投胎受生(識);在胎中身心慢慢地發育(名色);到快出母胎時,眼、耳、鼻等六根都具足了(六入);出世以後,就跟外界有所接觸,眼會看、耳會聽、鼻會聞等(觸),到六、七歲對外界的苦樂能有所感受(受),到十四五歲就對一切美好事物起了貪愛之心(愛),有了貪愛之心就想去追求(取);盲目追求就為自己又種下了來世的惡因(有);有了惡因以後,就又要在來世投胎受生(生),有了生就會再有衰老、死亡的現象(老死)。
十二因緣看來是從無明—老死,依次類推的,但它並不是一條直線,而是一條環形的鎖鏈。
生命就是這樣始而終,終而復始,流轉、輪迴不停的。像:..........:雞...蛋...雞...蛋...雞...蛋...雞...蛋................
那麼,十二因緣的道理,給予我們什麼啟示呢?
眾生的衰老、死亡就是因為我們有「生」,有生才會有死。而我們所以會投胎到人間來,這是因為我們以往的無知和愚蠢,不明是非,胡亂作惡所致。因此我們這一世要努力行善,斷絕一切惡因,免得以後又要受輪迴苦報。
十二因緣告訴我們生死的原因,提醒我們要進一步去研究如何了脫生死的威脅;否則醉生夢死,苦難永無休止之日。
本來十二因緣,從哲學上講,是有它的理論體系的,即:由形而上學的「無明」、「行」,而發展為認識論的「識」、「名色」,再發展為經驗的現實世界。(指出胎後的「觸」到「老死」。)但同學們並不太懂哲學,所以我門就不能詳細地作這一方面的討論。
第四 六度
何謂六度?「度」就是印度梵文的「波羅蜜多」,意思是「到彼岸」。
亦即:能度過生死苦海,到快樂的彼岸。所以六度就是使人度過生死苦海的六種方法。那六種方法呢?即: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進,五、禪定,六、智慧。
一 布施
布施就是以福利恩惠施捨給別人。無量壽經上說:「布恩施惠」叫做布施。
布施可以分三種:
(一)財物施 就是把金錢財物施捨給他人,譬如我們解衣推食,慷慨解囊,或濟助窮人,或供人急需,都叫做財物施。
(二)法施 指人格上的啟發,學問上的指導。能夠把道理說給別人聽,解釋給別人瞭解,使人能夠得到做人處世正確的方法,都叫法施。
(三)無畏施 指解救他人危難,使人免除恐怖和不安。別人遭遇不幸,我們好言相慰;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別人因事苦悶、沮喪,我們鼓舞他的勇氣和信心,這都是無畏施。
一般人布施常有主動與被動之分,亦即有施者與受施者的對立,因此常易因自己是施者,而生起優越感。佛家主張必須打破這種觀念,金剛經上說:「應無所住行於布施。」就是說不要為了希望別人報答,或滿足自己富貴的優越感,或為了其他的目的而去行布施。
朋友們記得一個故事吧?有一年齊國鬧饑荒,許多有錢人家備了許多酒飯菜餚,遇有路人經過則高呼:「喂,來吃吧!」由於態度不夠真誠,語氣洋溢著太多的優越惑,因此,一些有志氣,自尊心很強的人,雖然餓得饑腸轆轆,步履蹣跚,但仍然不願意接受施食,而寧願活活地被餓死。
這就是不能做到佛教「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造改的悲劇。所以我們施捨別人的時候,要記住:「施人慎勿念」的古訓。
二 持戒
持戒就是要遵守戒律,使行為不踰矩。
凡人都不是聖賢,常常有許多的弱點,加上外境又有許多的引誘,極容易做出許多壞事,小則個人身敗名裂,大則損人傷群。因此佛教制定許多的戒律,來幫助人們克制自己的私慾和衝動,洗淨人格上的污點。
我在本書中提到過,戒只是一種消極防患,它的精神卻是積極的。舉不殺生為例,不但自己不殺生,還要去救眾生,見死不救,就是犯戒。因此持戒可以維護善良風俗,維繫道德倫理,鼓勵人人行善,達到天下一家的理想。
有人誤會說:「不信佛教非常自由,一信了佛教,什麼都不能做了。」其實這是不肯用心思考的結果,未信佛教而做壞事,仍然是要遭受因果報應的,就像不懂法律而犯法,仍然要坐牢一樣。俗語說:「不知不罪」只是一種誤傳。
試問地心吸引力會因為你不信,而就不存在了嗎?
所以持戒是非常重要的,做一個好國民都要遵守許多的法律,何況要想修行成佛,脫離生死苦海呢。
戒一共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四級,其名目繁多,條文亦繁,不容細說。其中五戒在前章已經論及,就是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四、不妄語,五、不飲酒。
普通一個出家的和尚要守二百五十戒,尼姑要守五百戒,可見出家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呀!
三 忍辱
對於別人的侮辱欺害,不生瞋恨之心叫做忍辱。
忍辱對一個人的修養是十分要緊的事,可化干戈為玉帛,化暴戾為祥和,又可增加幸福和智慧。
佛教的忍辱是一種內剛外柔的忍,不是懦弱畏縮,更不是膽小屈服。佛家的忍辱,乃是為了達到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理想,乃是為了完成自己普度眾生的志願,而具有的一種不屈不撓的精神表現。
為什麼學佛的人(立志向釋迦牟尼學習,願意遵照他所說的道理去做的人)一定要忍辱呢?因為修行的道路是極其崎嶇艱難,若無忍辱功夫,則不易貫徹,中途極易萌生退心。同時修行時,常會有人故意譏笑、毀謗你;將來想普度眾生的時候(即講佛教道理給別人聽,使人能得到啟示而立志求道),也會有人不領你的情,故意揶揄、諷刺你。但你千萬不能生氣,更不能報復,要想做到平心靜氣,只有靠忍辱的功夫。
四 精進
精進就是向上努力不懈的意思。
我們做一件事,想要能成功,一定要恒心地努力,才可以達成目的。
各位今天在學校求學,要想將來能有所成就,一定要努力不懈怠,才能學得高深的知識和技能。何況成佛的道路既遙遠而又困難,救濟眾生的工作既沉重而又艱鉅,如果不努力精進,就無法完成「任重道遠」的任務。
五 禪定
禪定就是「靜慮」的意思,就是孟子所說的「不動心」,就是專心一志,精神不散亂的意思。
為什麼佛教修行要注重禪定呢?因為一個人如果不能透過靜慮而專心一志,精神不散亂,那麼就不能有堅決的意志和智慧,來克服外界的引誘和破壞,遇艱難危險就心慌意亂,不能力持鎮定,不能沉著應付。所以禪定的重要由此可見一斑。
但朋友們如果有志習禪,一定要找到明師指導,否則盲修瞎鍊,未見其利,先受其害,不可不慎。
六 般若
般若是印度梵文,唸作「ㄅㄨㄛ ㄖㄜˇ」,中文勉強可以翻譯為:智慧。
般若和智慧有什麼不同呢?
一般我們所說的智慧,用它來瞭解事理並不能透徹,而且常常容易形成「偏見」和「妄見」(錯誤的見解);而般若卻能夠把事理瞭解透徹,而且不會發生偏差。
舉「光」為例,普通的光像智慧,遇到牆壁就受阻;但般若似X光一樣,它能夥穿越這些阻撓(指的瞭解事理而說)。例如我們人類的智慧,不能夠瞭解宇宙人生的真相,所以就有上帝造人與造物的觀念產生,那是人類的智慧有限所產生的「所知障」(因所知有限所產生的錯覺)。中國人不也說「盤古開天闢地」嗎?回教說「阿拉造人,又造了地球」,這些異曲同工的神話,正可說明人類智慧的不夠精深細密。而佛等覺悟的人所具有的般若,卻能夠如實正確地分析解釋宇宙人生的真相。
心經上說:「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意思是講所有覺悟的佛,都是依靠這種「般若」,澈悟真理而得到佛果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印度梵文,翻譯中文是「無上正等正覺」,意思就是說「最透徹、真實的覺悟」,指的就是佛道、佛果。)
從這句經文,我們可以明白,佛教並不是單憑信仰可以「得救」的;佛教不認為自己的罪惡和苦難可以由他人代贖,所以也不依賴任何人來救,人類的罪惡和苦難,只有自己才能夠洗清和解脫。也就是人人要自救,自己不救自己,要等待誰來救你呢?而自救的方法,就是要依靠自己的「智慧」(般若)去慎思、明辨,先了解苦難的原因,再進而尋求解脫的方法(即四諦的道理)。
所以佛教主張人人必須要努力「修慧」,認為智慧(般若)不是「讀」來的,「背」來的,而是從觀察事理,深入研究之後「修」來的。缺乏智慧(般若)就不能覺悟,也就不能悟道了。
以上所簡介的就是六種脫離生死苦海的方法,必須要一齊學習,不可偏廢。
依一般來說,六度具有六種作用:
(一)布施能治我們的貪心(慳貪),培養我們的同情和仁愛心。
(二)持戒能使我們循規蹈矩,不做出踰矩的事,也就是孔子說的「克己復禮」。
(三)忍辱可以培養我們謙讓、寬大的美德,也就是「論語」書中所說「溫、良、恭、儉、讓」的德行。
(四)精進可以防止我們的懈怠偷懶。(有恒為成功之本。)
(五)禪定可以澄清我們的頭腦,使精神集中。
(六)般若可以使人聰明而有智慧,不會盲從、迷信,而有敏銳、精確的判斷力。
同學們平日讀書、做人,應該照著這「六度」的道理去做,這就是好學生,好國民了。
...《詳全文》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