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9日 星期一

佛教的精神與特色- 第六章- 幾點補充說明

 


佛教的精神與特色-第六章-幾點補充說明


 


 


第六章  幾點補充說明


 


第一  佛教與中國文學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中,歷史最悠久的,到今年公元一九七一年四月八日,剛好是釋迦牟尼二五一五歲的生日。


 


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國以後,千餘年來一直是中國人民的主要信仰,其間經歷代高僧大德的弘揚提倡,許多帝王卿相、飽學鴻儒也都加入這個行列,終於使佛教深入社會各個階層。它的信仰深入了民間,「家家阿彌陀,戶戶觀世音。」正是忠實的寫照;而佛教的哲理部份則與儒、道等相結合、相融會、相激蕩,然後匯入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大海裡,形成了中華文化的主流之一,為中華文化放射出燦爛輝煌的光芒。


 


文化的內容極其廣泛,項目極其繁多,凡人類從野蠻進化到文明的一切總成績,都可以叫文化。因此,這裡我僅想舉出文化中的「文學」一項,用梁啟超、胡適等先輩們的話來說明佛教的輸入,對中國文學的影響與貢獻。


 


一、梁啟超認為佛教對中國文學有五項影響:


 


(一)國語實質的擴大:因佛典的翻譯,我國語彙即增加了三萬五千多個。


 


(二)語法及文體的變化:佛典的科判疏鈔之學,為組織的解剖的文體首次在中國的出現。而禪宗的語錄,更是中國文學的一大革命。


 


(三)文學情趣的發展:我們近代的純文學,像小說歌曲等,皆與佛典之翻譯有密切關係。孔雀東南飛、水蘭辭等長篇敘事詩的產生,大概就是受東晉曇無讖所譯馬鳴「佛所行讚」的影響。又大乘經典,皆以極壯闊之文瀾,演繹極微妙之教理,增進了中國人的想像力,革新了中國人的詮寫法,宋元以後章回小說受其影響不少。


 


(四)歌舞劇的傳入:我國最初的歌舞劇——撥頭(亦名缽頭),據近人考證,就是從南天竺附近的拔豆國傳來的。


 


(五)字母的仿造:佛教輸入,梵文也跟進來,我國高僧仿造字母來應用,才有唐代守溫「見溪群疑」等三十六字母的製作。


 


二、胡適則認為佛教的輸入,對中國有三大影響:


 


(一)佛教的譯經諸大師,用樸實平易的白話文體來翻譯佛經,但求易曉,不加藻飾,造成一種白話的文體,佛寺禪門成為白話文與白話詩的重要發源地。


 


(二)佛教文學最富想像力,對於最缺乏想像力的中國文學,具有很大的解放作用。中國浪漫主義的作品,像「西遊記」等小說是印度文學影響下的產物。


 


(三)印度文學很注重形式的佈局與結構。「普曜經」、「佛所行讚」、「佛本行經」等都是偉大的長篇故事;「須賴經」一類是小說體的作品;「維摩詰經」、「思益梵天所問經」等是半小說、半戲劇的作品。這些佛經的輸入,對後代彈詞、平話、小說、戲劇的發達都有直接或間接的貢獻,又佛經的散文與偈體夾雜並用,也對中國後來的文學體裁有影響或係。


 


好了,僅就「文學」一項而言,已經夠我們大書特書了。我之所以不怕長篇累牘地來引述它,就是希望我們提高警覺,同時投以佛教更多的關切與注目。佛教絕不是一般等閒的宗教,無論就人生的任何角度來看,佛教都與我們有密切的關係,尤其它對中國文化的貢獻,更是功不可沒。


 


 


第二  簡釋佛義


 


  佛是什麼


 


佛是「佛陀」的略稱,而佛陀是梵語Buddha的音譯。就好像美國的加州是「加利福尼亞州」的略稱,而加利福尼亞是英語California的音譯。


 


 佛的定義


 


要為「佛」下一個定義,委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簡單的說,佛就是「覺者」,「一個覺悟的人」。


 


也許更明確一點,應該說佛是一個對宇宙人生的根本道理有透徹覺悟的人。


 


還有一個簡明扼要的定義,普遍地為一般人所接受,就是說佛是一個: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人。換句話說,佛就是一個自己已經覺悟了,而且進一步幫助其他的人也能夠覺悟,而這種自覺(覺)和覺他(行)的工作,已同時達到最圓滿境地的人。


 


在「大學」一書中,開宗明義的一段話,剛好可以拿來說明這一個定義。


 


大學上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所謂「明明德」就是「自覺」;「親民」就是「新民」,也就是「覺他」;「止於至善」就是「覺行圓滿」的意思。


 


 佛是誰


 


要回答這個問題,應該從廣義和狹義來著手。


 


(一)先從狹義來說:


 


佛就是指的兩千多年前誕生在印度的釋迦牟尼而言。(有關釋迦牟尼的一生事蹟,請看星雲法師寫的「釋迦牟尼佛傳」或美國高樂斯博士著,程慧餘居士譯的「釋迦傳」。)


 


(二)再從廣義來談:


 


佛家主張一切眾生都具有成佛本性,因此都有希望修行成佛(像鐵礦可以百鍊成鋼)。所以佛不是釋迦牟尼的特定稱呼,而是宇宙間所有眾生的共稱。


 


就好像「老師」一詞,並不限定是至聖先師孔子一個人,而是廣泛地指一切能夠「傳道、授業、解惑」的人。


 


明白了「佛」的定義以後,我們就能瞭解佛教就是依照釋迦牟尼的言行教化為中心所創立的宗教。


 


簡單地說:「佛的教導,佛的啟示。」就叫佛教。


 


佛教講的一切道理,我們平常稱它叫做「佛學」,佛學包括了三藏十二部、八萬四千種修行方法。是一門偉大、豐富、精深的學問。


 


 


第三  佛教與佛學


 


佛學與佛教實際上是一體的兩面,兩者是相輔相成的。佛教必須以佛學為內容,如果沒有佛學的支持和充實,則與一般宗教只重形式與儀式,毫無兩樣;反之,佛學有待佛教的宣揚和實踐,否則佛學要來何用?不獨對人類生活無所裨盆,而且無助於人群社會。


 


釋迦牟尼曾有「說食不飽」與「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的譬喻,前者斥責空言的無益,後者指出「知之者,不如樂之者」的實證真義。


 


佛教通常以「信、解、行、證」為修行的四個步驟,(所謂「解」就是要研究佛學,「行」就是努力實行。)主張行解並重,也就是知行合一的意思。


 


有關「佛學與佛教」之間的關係,請朋友們看我在大學時代的一篇演講稿——「佛學的理論與實踐」,多少可以幫助同學瞭解「知行合一」的重要:


 


〔佛學的理論與實踐〕


 


各位評判老師,各位同學:


 


今天我很榮幸能夠代表政治大學東方文化研究社,參加這一次「慧炬社」所舉辦的北部各大專佛學演講比賽,我願借此機會,和諸位同學來談一談「佛學的理論與實踐」的問題,我非常歡迎在座諸位大德們的指教。


 


首先,我們從佛學的理論談起。凡是對佛學稍有研究的人都會承認:佛學有嚴謹的思想體系,有周密的推理方法,國父孫中山先生說過:「佛學是哲學之母,研究佛學可補科學之偏。」這充分說明了佛學的理論基礎是建立在科學的原理之上的。梁啟超先生也認為:「佛學是智信的而非迷信的。」這正與國父有相同的見解。


 


我們都知道,佛學的三藏十二部經典,包括八萬四千法門,這裡頭說有說空,說顯說密,說教說禪,不外真諦和俗諦,也就是出世間法和世間法兩大部門,它從自然界的成住壞空,說到人類生命現象的生老病死;從「獨善其身」的小乘法,說到「兼善天下」的大乘法;從客觀世界的形形色色,說到我們內在心靈的妄念無明。在時間方面是貫串了過去、現在和未來,在空間方面是窮盡了三千大千世界。


 


這種完美的理論體系,中外古今思想界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因此有識之士,都一致的讚嘆激賞。但是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弘法利世的工作並不輕鬆,如來家業也不是一般人所能擔負,人天乘的五戒十善固不好守,菩薩乘的六度萬行更不易修,不是一步可以登天,瞬間可以奏效的。要經過三大阿僧祗劫的修持,才能圓證佛果。有些研究佛學的人,停留在研究階段,而不肯去實踐、實證,這一偏差是要修正的。


 


重視理論而不重視實踐,結果就產生了許多流弊,政大教授邱楠老師,在他的「言曦五論」一書中就曾說過:「知識的悲劇是僅止於博學一端,而置篤行的功夫於不顧,如此所學的東西將是一堆冰冷的知識,缺乏光和熱。」我們知道博學就是理論的探討,而篤行就是實踐的功夫,如果我們對佛學僅止於博學方面的理論探討,而置篤行的實踐功夫於不顧,那麼佛學就喪失了它的精神和意義,而變成一堆冰冷的知識了。


 


各位同學,重視理論,不重視實踐,這是近代中國佛教之所以衰微不振的主要原因之一,佛學如變成了徒有深奧理論的玄學,而不能應用到人類生活上去,豈不是空中樓閣,使人無從捉摸,這樣如何能夠發生指導人生的作用?我們又何貴乎有佛法?這不是佛教的不幸嗎?


 


諸位都曉得佛教是一個重實證的宗教,講求自我體驗的功夫的,所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就是這個意思,同時一切佛學的理論都是基於學佛的需要而產生的,否則「說食不飽」,一無用處。我們可以打一個譬喻來說明,假若現在我們想到高雄去,佛學的理論就像一張地圖,它告訴我們到高雄的方法,可以坐汽車,坐火車,坐飛機,也可以步行或騎腳踏車。方法雖然很多,應有盡有,但有一項事實是為我們所不能否認的:如果我們不移動腳步,朝著高雄的方向前進的話,我們將永遠停留在原地,一輩子也到不了高雄的。


 


話又得說回來,佛學是理論與實踐合一的,相輔相成的,如果沒有理論作基礎,就不能獲得廣大群眾的信仰;同樣的,佛學如果不透過實踐的功夫,將永遠發揮不了救世濟民的效用,也達不到修行證果的目的。因此今天我們要提出「以實踐印證理論,以理論指導實踐」的口號,把理論與實踐融為一體,兩不偏廢。我們既然知道世俗的煩惱是無盡的,我們就要痛下決心滅除它;既然知道苦海的眾生是無邊的,多少人在水深火熱中呻吟,多少人在飢寒交迫下哀號,那麼我們就要效法倒駕慈航,尋聲救苦的觀世音菩薩的利他精神,本著地藏王菩薩「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大心、大願,代眾生受一切苦,雖然粉身碎骨,赴湯蹈火亦在所不惜。我們既然知道佛是無上正等正覺的大智大覺者,就不能畏難不前;一定要勇猛精進,向著真理的高峰邁進。


 


各位同學,從佛學理論研究中,我們知道大乘佛法才是如來本意,我們實踐的目標也要以大乘精神為依歸,我們不要以做一個小乘的自了漢為滿足,我們不但要獨善其身,而且要兼善天下。拿出我們的毅力,貫徹我們的決心,努力做天地間的第一等人,宇宙間的第一等事——也就是自利利他、自度度人、弘法利生的神聖工作。


 


最後,我以「弘揚大乘佛法,復興中國佛教」的責任,與在座的各位師長,同學們共同勉勵!


 


要進一步地瞭解佛教和佛學,請同學們從第二章「佛教的特色」與第三章「消除幾種不必要的誤會」,以及第四章「幾種簡要的佛教道理」,第五章「信仰佛教的好處」等敘述中,慢慢地去閱讀,仔細地去體會了。


 


 


第四  神是如何產生的


 


說來十分有趣,在舊約創世紀中記載的是上帝創造人類的故事,但近代的心理學家以及宗教學者,在深入地研究之後,卻告訴我們一個相反的答案:神是人創造出來的。


 


人為什麼要創造神呢?簡單地分析,可以得到解答:


 


古代科學不進步,人們對於大自然不甚瞭解,對於大自然不可抗拒的天災地變感到恐懼,以為一定有一個「東西」在暗地裏作怪,他們就稱之為「神」。


 


人們看到閃電打雷,常常傷害人畜,引起火災,就以為有「雷公」、「電母」;看到洪水氾濫,來勢洶洶,就以為有河神。(「河伯娶親」的故事就是這種迷信下的悲劇。)


 


據專家學者的考據,人類所崇拜,所「無中生有」的神,最多竟達到三億三千萬個的,你說嚇不嚇人?


 


然而這許許多多的「神」——代表著人類對大自然的無知和恐懼。卻隨著科學的日新月異,而一個個在科學照妖鏡下現了形,一個個地又被人類毀棄了。


 


在知道閃電打雷的真象之後,誰還會相信有雷神?在瞭解疏濬河川可以防洪之後,河神自然就壽終正寢了。


 


這些神的死亡,代表著什麼呢?代表著人類理智的覺醒,人類懂得運用自己的智力可以和大自然抗爭以後,「人定勝天」的觀念就深入人們的心中,人再也不必可憐兮兮地向祂匍匐、膜拜,向祂諂媚、讚美了。


 


然而今天有部份的人們,為什麼還固執地認定有一個全知全能的造物主呢?這個問題的解答很容易懂,因為人類不瞭解宇宙、人生的奧祕,人從何處來?往何處去?世界如何生成的?由於所知有限,未能瞭解它,所以就憑空地創造一個「神」來,毫不費力地就解答了這些疑問。


 


但相信神創造人和萬物的人,卻不想想看,上帝從何而來?如果上帝能自己存在的話,那麼人類又何必請神出來解答宇宙的起源呢?換句話說:神能夠自己存在,萬物也能夠自己存在了。


 


神是人類不瞭解宇宙人生的究竟,所產生的幻想,有一天人類的科學更進步,人類的理智更清晰,人們將毫不留戀地拋棄祂——像以前人類拋棄了河神、雷神、樹神、灶神、石神、筷子神、碗神......


 


你知道嗎?神是抽象的,不可捉摸的,實體上的神根本就求不到,因為人類在以自己的形相造神的時候,所造的並不是實體的神(也無法造),人們所造的是心理的神,觀念的神而已。


 


說來也很可憐,人類一方面在讚美、膜拜慈悲的神的時候,另一面內心卻還懷著無限的恐懼和空虛呢。


 


註:請參閱「蔡元培全集」第八十一頁「理信與迷信」一文。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