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什麼是先聽無聲的聲音?
http://tw.myblog.yahoo.com/dakuan00/article?mid=2084&prev=2085&next=2083&l=f&fid=24
娑婆世界的人耳根最利,所以適合修耳根圓通!
為什麼耳根圓通是第一呢? 楞嚴經裡面講的很清楚,那是因為耳根具足了{圓、通、常}的特性:
{我今白世尊 佛出娑婆界
此方真教體 清淨在音聞
欲取三摩提 實以聞中入
離苦得解脫 良哉觀世音
於恒沙劫中 入微塵佛國
得大自在力 無畏施眾生
妙音觀世音 梵音海潮音
救世悉安寧 出世獲常住
我今啟如來 如觀音所說
譬如人靜居 十方俱擊皷
十處一時聞 此則圓真實
目非觀障外 口鼻亦復然
身以合方知 心念紛無緒
隔垣聽音響 遐邇俱可聞
五根所不齊 是則通真實
音聲性動靜 聞中為有無
無聲號無聞 非實聞無性
聲無既無滅 聲有亦非生
生滅二圓離 是則常真實
縱令在夢想 不為不思無
覺觀出思惟 身心不能及
今此娑婆國 聲論得宣明
眾生迷本聞 循聲故流轉
阿難縱強記 不免落邪思
豈非隨所淪 旋流獲無妄
阿難汝諦聽 我承佛威力
宣說金剛王 如幻不思議
佛母真三昧 汝聞微塵佛
一切祕密門 欲漏不先除
畜聞成過誤 將聞持佛佛
何不自聞聞 聞非自然生
因聲有名字 旋聞與聲脫
能脫欲誰名 一根既返源
六根成解脫 見聞如幻翳
三界若空花 聞復翳根除
塵銷覺圓淨 淨極光通達
寂照含虛空 却來觀世間
猶如夢中事 摩登伽在夢
誰能留汝形 如世巧幻師
幻作諸男女 雖見諸根動
要以一機抽 息機歸寂然
諸幻成無性 六根亦如是
元依一精明 分成六和合
一處成休復 六用皆不成
塵垢應念銷 成圓明淨妙
餘塵尚諸學 明極即如來
大眾及阿難 旋汝倒聞機
反聞聞自性 性成無上道
圓通實如是 此是微塵佛
一路涅槃門 過去諸如來
斯門已成就 現在諸菩薩
今各入圓明 未來修學人
當依如是法 我亦從中證
非唯觀世音 誠如佛世尊
詢我諸方便 以救諸末劫
求出世間人 成就涅槃心
觀世音為最 自餘諸方便
皆是佛威神 即事捨塵勞
非是長修學 淺深同說法
頂禮如來藏 無漏不思議
願加被未來 於此門無惑
方便易成就 堪以教阿難
及末劫沈淪 但以此根修
圓通超餘者 真實心如是}
至於要如何修耳根圓通呢?
-- {要先聽無聲的聲音!}
請問什麼是先聽無聲的聲音?
所謂無聲的聲音,簡單的說,指的是:平常我們能聽聞的聞性大都是隨著聲塵在流轉,我們通常都忽略了那個無聲的聲音,比如說,我們的手是寧靜無聲的,為什麼能夠知道我們的手沒有發出聲音,那就是我們能聽聞的聞性隨時都在作用,能聽聞的聞性隨時都可以聽到無聲的聲音,只是我們忽略了這份隨手可得的寧靜!
這在楞嚴經第四卷有一個敲鐘的比喻就講得很清楚,一般人(包括阿難),都分不清楚什麼是{聲},什麼是{聞},所以把外在的聲音當成我們的聞性,那就大錯特錯了!耳根圓通就是要從耳根返流照性,依次第解除耳根中的六結:{動、靜、根、覺、空、滅),要解除第一個{動}結,那就要先聞{靜},也就是聽無聲之聲,這是修習耳根圓通的初階!
釋大寬 合十
(附註:)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第四}(節錄)
佛告阿難:汝學多聞未盡諸漏。心中徒知顛倒所因。真倒現前實未能識。恐汝誠心猶未信伏。吾今試將塵俗諸事當除汝疑。即時如來勅羅睺羅擊鐘一聲。問阿難言汝今聞不。阿難大眾俱言我聞。鐘歇無聲。佛又問言汝今聞不。阿難大眾俱言不聞。時羅睺羅又擊一聲。佛又問言汝今聞不。阿難大眾又言俱聞。佛問阿難汝云何聞云何不聞。阿難大眾俱白佛言。鐘聲若擊則我得聞。擊久聲銷音響雙絕則名無聞。如來又勅羅睺擊鐘。問阿難言爾今聲不。阿難言聲。少選聲銷佛又問言。爾今聲不。阿難大眾答言無聲。有頃羅睺更來撞鐘。佛又問言爾今聲不。阿難大眾俱言有聲。佛問阿難汝云何聲云何無聲。阿難大眾俱白佛言。鐘聲若擊則名有聲。擊久聲銷音響雙絕則名無聲。
佛語阿難及諸大眾。汝今云何自語矯亂。大眾阿難俱時問佛。我今云何名為矯亂。佛言我問汝聞汝則言聞。又問汝聲汝則言聲。惟聞與聲報答無定。如是云何不名矯亂。阿難聲銷無響汝說無聞。若實無聞聞性已滅同于枯木。鐘聲更擊汝云何知。知有知無自是聲塵。或無或有豈彼聞性為汝有無。聞實云無誰知無者。是故阿難聲於聞中自有生滅。非為汝聞聲生聲滅。令汝聞性為有為無。汝尚顛倒惑聲為聞。何怪昏迷以常為斷。終不應言離諸動靜。閉塞開通說聞無性。如重睡人眠熟床枕其家有人於彼睡時擣練舂米。其人夢中聞舂擣聲。別作他物。或為擊鼓。或復撞鐘。即於夢時自怪其鐘為木石響。於時忽寤遄知杵音。自告家人我正夢時。惑此舂音將為鼓響。阿難是人夢中。豈憶靜搖開閉通塞。其形雖寐聞性不昏。縱汝形銷命光遷謝。此性云何為汝銷滅。以諸眾生從無始來。循諸色聲逐念流轉。曾不開悟性淨妙常。不循所常逐諸生滅。由是生生雜染流轉。若棄生滅守於真常常光現前。塵根識心應時銷落。想相為塵識情為垢二俱遠離。則汝法眼應時清明。云何不成無上知覺。
釋大寬 唵啞吽 釋大寬 唵啞吽 釋大寬 唵啞吽 釋大寬 唵啞吽 釋大寬 唵啞吽 釋大寬 唵啞吽 釋大寬 唵啞吽 釋大寬 唵啞吽 釋大寬 唵啞吽 釋大寬 唵啞吽 釋大寬 唵啞吽 釋大寬 唵啞吽 釋大寬 唵啞吽 釋大寬 唵啞吽 釋大寬 唵啞吽 釋大寬 唵啞吽 釋大寬 唵啞吽 釋大寬 唵啞吽 釋大寬 唵啞吽 釋大寬 唵啞吽 釋大寬 唵啞吽 釋大寬 唵啞吽 釋大寬 唵啞吽 釋大寬 唵啞吽 釋大寬 唵啞吽 釋大寬 唵啞吽 釋大寬 唵啞吽 釋大寬 唵啞吽 釋大寬 唵啞吽 釋大寬 唵啞吽 釋大寬 唵啞吽 釋大寬 唵啞吽 釋大寬 唵啞吽 釋大寬 唵啞吽 釋大寬 唵啞吽 釋大寬 唵啞吽 釋大寬 唵啞吽 釋大寬 唵啞吽 釋大寬 唵啞吽 釋大寬 唵啞吽 釋大寬 唵啞吽 釋大寬 唵啞吽 釋大寬 唵啞吽 釋大寬 唵啞吽 釋大寬 唵啞吽 釋大寬 唵啞吽 釋大寬 唵啞吽 釋大寬 唵啞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