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7日 星期二

十二因緣-就是糊塗因、糊塗果

fallen-leaves1-2010-3.jpg 


十二因緣-就是糊塗因、糊塗果


宣公上人開示


 


    《心經》中的「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這是說「十二因緣」的道理。由這十二種的緣作為助緣,幫助人生了死,死了生。這「十二因緣」就是: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


 


    什麼是「無明」?「無明」就是不明白。不明白又是什麼呢?就是俗話所說的糊塗。糊塗就是不懂道理,糊糊塗塗的。因為糊糊塗塗的時候不明白,就做出糊塗的行為,就有妄行了。什麼叫「妄行」呢?「妄行」就是不應該做的而去做。有了妄行,就有一種虛妄的認識,「識」就是一種認識。有了虛妄的認識,就有一種糊塗的「名色」。有糊塗的名色,就有一種糊塗的入;人有六根,所以就有「六入」。有糊塗的入,就有一種糊塗的「觸」。有糊塗的接觸,就想要有一種糊塗的「受」。有了糊塗的享受,就有了糊塗的「愛」。有了糊塗的愛,就有一種糊塗的「取」。有了糊塗的求取,就想有一種糊塗的「有」,有也就是得。有了糊塗的得,就有了「生」。有了來生,就有了「老死」。


 


    這一些個因緣,都是開始於這個「糊塗」。開始是糊塗,所以結果也糊塗;這一生糊糊塗塗的,又有一個來生,來生還是糊塗。十二因緣最初就是個糊塗,所以十二因緣就是個糊塗因緣。糊塗因緣,就是凡夫所不能明白的這種因緣。這十二因緣就是說「我們人怎麼樣受生、怎麼樣死的道理」。


 


    人的欲念,食欲或者色欲,是從什麼地方生出來的呢?都是從「無明」生出來的,「無明」就是糊塗的一個別名。無明生出來了,就想要去做。因為無明,就有男女的性行為。這個性行為就是由糊塗而發生,然後才有這種糊塗的行為,這就是「無明緣行」。有糊塗的行為,然後就生出來一種糊塗的認識、糊塗的分別。這種識也就是中陰身,在男女有性行為的時候,這中陰身離得千里萬里,都看得到這個地方有一線很小、很小的光明,它和這個父母有眷屬因緣的,就看得見這個亮光,就到那兒去投胎,這個識就投胎了;所以說「行緣識」。


 


    「識緣名色」,識投胎了,這就有了「名色」。「名」,就是受想行識四蘊;「色」,就是色蘊。叫受想行識這四蘊,在母腹裏頭只有這麼個名稱,還沒有真實的成就。等到出生,名色具足,就有六入了;這就是「名色緣六入」。「六入」,就是六根對外境生出見性、聞性、嗅性、嚐性、覺性、知性這六種性,這叫六入。由這種六入,這個小孩子就有了一種觸覺,所以說「六入緣觸」。有了觸覺,這個小孩子就有一種領受的感覺,這叫「觸緣受」。「受緣愛」,有了領受,就生出一種愛心來。生出愛心,然後就想要求取,求取這種的所愛,所以「愛緣取」。因為求取,所以就想要佔有、想要得著,這叫「取緣有」。「有緣生」,因為想要得著,所以就又有了來生。「生緣老死」,有了來生,就又有老死。這就是十二因緣的「流轉門」。


 


    如果無明沒有了呢?這行也沒有了。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也沒有了。識滅,名色也滅了,名色滅,六入也滅了。六入滅,觸也滅了。觸滅,受也滅了。受滅,愛也滅了。愛滅,取也滅了。取滅,有也滅了,有滅,生老死都滅了。這是十二因緣的「還滅門」。所以才說「無無明盡本性空」,本性空了,沒有無明。




 


    「十二因緣」這一連串的關係若都沒有了,就好像萬里晴空一樣,又好像水清月現。你若能了悟這十二因緣的法,那時候就好像人喝水一樣,這水是熱的、是冷的,你自己知道。但是如果你自己不去實實在在修行,來參悟、了悟這十二因緣,就光說十二因緣空了、空了、空了,那是沒有用的!


 


 


59-f.jpg 


 


 


amita-1.jpg


 


miyako_line_3.gif


 勤修清淨波羅蜜  恆不忘失菩提心


 滅除障垢無有餘  一切妙行皆成就


  華嚴聖因精舍  釋大寬  比丘 合十


 


 地址Address:北市信義區吳興街122號


 電話Tel: 886(國碼)–2(區碼)-23775886


 牟尼佛法流通網  牟尼佛法論壇  藏經閣


 慈悲喜捨小站  摩尼網路世界  普光明殿


 佛網大聯盟  般若小站  IBC國際佛法中心


miyako_line_3.gif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