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7日 星期二

打坐要注意的事項...




打坐要注意的事項...


 


 


A:


我打坐結印持准提咒一年多的時間了,儘管我自小韌帶特好,但腿照樣很疼,也經歷了那個痛苦的熬腿過程。現在我打坐1個半小時內,腿有時還是會麻,但已感覺曖曖的,軟軟的了,有時還感覺很舒服。但腰很累,缺乏支撐上身的力量,坐一會兒就不知不覺地鬆塌下去了。不知有什麼辦法能解決定個問題?打坐時是不是要全身放鬆?


 


打坐時有時覺得心裏很煩燥,閉著眼睛眼睛都酸疼,會不會是濁氣上升沖地呀?我的眼睛真的很難受,到醫院也看不出什麼問題,我該怎麼辦啊?修大悲水可以治眼睛嗎? 


 


打坐時常有時一些沒相干的念頭出現,我主觀上並沒有考慮這些問題,但就是不由自主地出現這些念頭,怎麼辦啊? 


 


 


Q:


打坐要注意的事項很多,如果只是看教靜坐的書,因為每個人的條件不同,遇到的問題也會不同。有的寺廟也有教打坐,可是可能是求好心切,把大家都當成上根器來教導,也是有很多坐出禪病的。因此我比較希望大家有心要學靜坐,就要很有耐心的循序漸進的來用功才好。 
 
首先要靜坐之前一定要先拉筋,有很多姿式可以拉開手腳脖子的筋骨,這個用文字比較難說明,總之,要先把筋拉鬆了再來坐,才不會有坐久了膝蓋腳踝拉傷疼痛的問題,這個拉筋至少要20分鐘,最好能拉40分鐘以上,能拉筋拉到全身軟趴趴的,這樣子來靜坐是最好的,要不然全身僵硬還要勉強單盤或雙盤,這樣子很容易筋骨就會受傷! 可以把拉筋當作一種動禪,透過拉筋可以達到<身心柔軟>的境界! 
 
您說:<儘管我自小韌帶特好,但腿照樣很疼,也經歷了那個痛苦的熬腿過程。>這個其實就是一種很危險的打坐方式,硬是要坐,拼命的忍耐,那個骨頭,那個筋,可能已經變形受傷了,您還不自知呢! 
 
我的建議是...不要一下子勉強自己坐很久,最安全的方法是先從10分鐘甚至是5分鐘坐起,一座香10分鐘,不能長也不能短,時間到了就要起坐,活動活動筋骨再下坐,下坐後也是要活動活動筋骨,這樣子,每次坐就是十分鐘,不能超過時間,有空的話一天可以坐很多座,可是每座就是十分鐘!然後就是...<每一星期加長一分鐘>,也就是第二星期每一座是11分鐘,不貪多,不求快,不要躁進,就會很安全,這樣子一年下來,每一座可以坐到一小時,兩年下來就可以坐二小時,有耐心的話,靜坐才能成功!  
 
這是很基本的方法,可是很實用,而且很安全,學靜坐如果一開始就想學虛雲老和尚這樣入定,那其實是很危險的一件事,虛雲老和尚在出家不久就在後山禮拜萬佛,並且朝山朝了兩年,他的筋骨透過禮佛與朝山已經是異常的柔軟了,全身氣脈暢通,這樣子打坐才沒問題! 


一般打坐時,要睜開三分眼,看前面的地上,不能全閉,要不然容易昏沉,閉眼要是不昏沉,那又很容易就會落入煩燥,這叫作心火上炎,火氣上升憋在眼睛,就會不舒服,不舒服如果還勉強自己繼續坐,那就更不舒服了,下次您試著:打坐時,睜開三分眼,看前面的地上,氣會往下沉,心就會平穩,如果心還是煩燥,那就不要再坐了,可以起來拜佛或經行,最重要的,要知道,打坐本身並不是修行呀,真正的修行是在調我們的心,不是坐著不動就是有修行,千萬不要本末倒置了! 


妄念起來,不要把他當真的就好,所謂<知幻即離,離幻即覺>,還是老老實實的持我們的咒,這個妄念是除不掉的,也沒有必要去除掉他,就像在菜市場,那麼多吵雜的聲音,我們不可能叫那些聲音停止,只要我們能夠專心聽自己內心的聲音,並且去作應該作的事,這樣就可以了! 


另外,坐的時候要墊一個坐墊,高度要適中,坐的時候要感覺很舒服很平穩才好。坐上墊子之後,一開始先單盤就好,不過,單盤最好不要固定某一隻腳在上,比如說,這支香是左上右下,下一支香就要右上左下,這樣子才不會左右腳不平均。盤起腿來,還要用蓋腿布蓋著膝蓋,因為,靜坐的時候,身體的毛細孔都會張開,膝蓋比較脆弱要特別照顧才行,身體肩膀要動一動鬆一鬆,手結法界定印之後,身體還要前後左右稍微的動一動慢慢的找出最穩定的重心的位子。記得身體要保持正直,如果一開始不確定自己的坐姿是否端正,可以請一個人幫您看看,有沒有左右不平歪歪斜斜的情況發生。


 


打坐是藉著調身,(調息),再進一步去調心,調心才是我們打坐的真正目的。 調心就是要把我們的心調成和佛一樣,這是最重要的心地法門,如果以為打坐就可以成佛,那真的是癡心妄想。要成佛要先了悟{什麼是佛心}。不知道什麼是佛心,光打坐如何成佛? 所以說,藉著打坐來培養定力還說的過去,可是,光打坐就要成佛,或是斷煩惱證聖果,這個就是妄想了!


 


{若論佛法一切現成,悟即得,不悟不得!}


 


若不悟,可有方便的漸次嗎? 有! 楞嚴經就是開悟的方便之門!


 


 


釋大寬 合十


 



 



勤修清淨波羅蜜  恆不忘失菩提心


滅除障垢無有餘  一切妙行皆成就


釋大寬 比丘 合十


牟尼佛法流通網  http://www.muni-buddha.com.tw/


慈悲喜捨小站  http://tw.myblog.yahoo.com/dakuan00/


藏經閣 http://www.muni-buddha.com.tw/CJG/index.htm



2009年10月26日 星期一

不修普賢行,不能圓成佛道



發表主題:轉貼-普賢菩薩十大願王 


  主題發表人:妙淨(yeu7746) 


 


《華嚴經》上告訴我們,“不修普賢行,不能圓成佛道”,西方極樂世界沒有一個不是修普賢行的。要想成圓教佛、無上正等正覺,一定要修普賢行。西方極樂世界,從初發心的菩薩到等覺菩薩統統修普賢行,這個不可思議﹗普賢行是以清淨心修的、平等心修的。身口意三業清淨,才能修普賢行。


 


普賢菩薩十大願王:


 


第一願:禮敬諸佛,對待一切人,沒有分別,一律恭敬,就是普賢菩薩教導的“禮敬諸佛”。


你對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決定沒有分別執著,這時候你修的禮敬是普賢行;得罪、輕慢一個眾生、就是得罪、輕慢一尊未來佛。


禮敬一切人事物,就像禮敬諸佛。以尊敬佛的心,敬一切人 事物,這才是“禮敬諸佛“情與無情,同圓種智”,對一切人事物,都要禮敬。禮敬是沒有界限的,這是十大願王第一條“禮敬諸佛”。


 


第二願:稱讚如來,稱讚裡面就有一點差別。如來跟佛不一樣,佛是講相,事相上是平等的,要平等地禮敬。


如來是講真如本性,與性德標準相應的稱揚,與性德標準不相應的,只是禮敬而不稱揚。“稱讚如來”,教我們隱惡揚善。看到眾生好的這一面,我們要贊嘆他、鼓勵他;見到他惡的那一面,不說他,讓他自己去反省,自己去懺悔。這是養我們自己的道心。


 


第三願:廣修供養,這原有兩個意思,就是自利、利他;


第一個意義“自利”是什麼?斷除我們的慳貪煩惱,這個煩惱是煩惱當中的根本。


第二個意義就是“利他”,利益眾生,其中最殊勝的是法供養。普賢菩薩是修供養,供養跟布施沒有兩樣,用心不一樣。最極恭敬心,那個布施就叫供養。


不僅是對佛供養,對一切眾生都是供養,這是平等法,這是普賢菩薩,廣修供養﹗有情的眾生我們盡心盡力供養,無情也是盡心盡力供養。桌子把它擦得干乾淨淨整整齊齊,是對它的供養、對它的禮敬;我們東西隨便亂丟,這不行,這叫大不敬﹗廣修供養裡面的意思很多,可是裡頭最重要的,是清涼大師在《華嚴經疏鈔》裡面說的,“修法供養就是依教修行”,這叫真供養。


 


第四願:懺悔業障,什麼是業障?貪嗔痴就是業障﹗我們一天到晚都在造作,善業起貪愛,惡業起嗔恚,無記業(非善非惡)起愚痴。 業障搞清楚了,我們的心清淨,於一切境界裡面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是“慧”;於一切境界當中如如不動,不分別、不執著,這是“定”。有定有慧,業障就沒有了。以清淨心念佛,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這就是真正的消除業障,真正的懺悔。


 


第五願:隨喜功德,什麼叫隨喜?隨是隨緣,喜是法喜,唯有隨緣才能得到法喜,才能增上戒定慧三學。有心去做就不是隨喜,有心去做,心就不清淨;無意去做,心才清淨,一切事順其自然。歷代祖師時常教誡我們︰隨緣而不攀緣,好事不如沒事,不跟人結冤仇。凡夫最大的業障是︰妒忌心重,不懂得隨喜功德。隨喜,是歡喜贊嘆,功德與講經說法的功德一樣。看到別人做好事,我們隨喜,歡喜贊嘆,就是圓滿功德。隨喜功德與自己所修的功德,無二無別。


 


第六願:請轉法輪,意思就是請諸佛菩薩來教導我們破迷開悟。佛法講的“法輪”,是比喻永遠不停地講經說法、弘法利生。佛教我們,法輪的意思是︰心要淨、心要空;身要動,身要為一切眾生服務,要能捨己為人。


 


第七願:請佛住世,眾生根性都劣,哪有眾生是聽一次經、聽一部經就開悟証果?絕大多數的人必須天天聽、天天學,不斷地薰習才能成就。要想眾生真正地成就,只有一個方法,請善知識長住我們這個地方,不要走,要請佛住世﹗


 


第八願:常隨佛學,普賢十願,實在講只有七個誓願,從“禮敬諸佛”到“請佛住世”這七條,後面三條是屬於回向。回向裡面第一個是“常隨佛學”;“恆順眾生”,這是回向眾生;“普皆回向”是回向實際,實際就是法界,就是真如本性。把經典裡面的教訓統統變成自己的思想見解、生活行為,那我跟阿彌陀佛就沒有兩樣,這叫做“常隨佛學”。


 


第九願:應機說法,叫“恆順眾生”。佛法沒有定法,永遠是恆順眾生、隨喜功德。


佛教導我們恆順眾生,不是順人情,而是恆順眾生的佛性;若恆順眾生的人情,就免不了要造業。對於眾生的善行、善事,決定隨順;隨順是理智的,不是感情的。對任何事情,恆順眾生、隨喜功德,心裡毫無成見。


 


第十願:普皆迴向,念佛人所作所為,不違背經典,叫“普皆回向”。普皆回向,是把心量拓開。心量拓開,就可恢復自性。


“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是普賢菩薩的心量。普賢菩薩,念念是盡虛空遍法界,念念為盡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服務。


 


念佛人要落實普賢十願,才能往生淨土。凡是能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那些人,給諸位說,統統叫普賢菩薩。


 


《華嚴經》上說,普賢菩薩有三種︰當位普賢,就是等覺菩薩;道後普賢,成了佛,倒駕慈航再退到菩薩位上;道前普賢,那就是從法雲地一直到我們現下初發心。


 


普賢十大願王,每一願末後一句“無有疲厭”,無有疲厭,什麼道理?無論從事哪一個工作,他都把工作做得非常圓滿,樂在其中。那個樂是樂在為眾生服務,不是為自己名聞利養。


 


 


 


發表人:妙淨(yeu7746)  2008/11/15 12:23:01 


 


什麼是業障?貪嗔痴就是業障﹗ 業障搞清楚了,我們的心清淨,於一切境界裡面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是“慧”;於一切境界當中如如不動,不分別、不執著,這是“定”。有定有慧,業障就沒有了。以清淨心念佛,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這就是真正的消除業障,真正的懺悔。 


 


 


發表人:妙淨(yeu7746)  2008/11/15 12:27:43 


 


請問師父:有什麼經咒功德較大可以讓冤親債主早點快樂投胎啊~


答:你自己的貪瞋癡都沒辦法在短時間內渡化,如何去要求你的冤親債主被渡呢?


 


感恩師父教導,弟子愚痴,花了大半年才瞭解這意思~南無阿彌陀佛~


 


 



勤修清淨波羅蜜  恆不忘失菩提心


滅除障垢無有餘  一切妙行皆成就


釋大寬 比丘 合十


牟尼佛法流通網  http://www.muni-buddha.com.tw/


慈悲喜捨小站  http://tw.myblog.yahoo.com/dakuan00/


藏經閣 http://www.muni-buddha.com.tw/CJG/index.htm


 


為什麼惡語有非常嚴重的罪過?



發表主題:為什麼惡語有非常嚴重的罪過? 


  主題發表人:930930(930930) 


 


跟個位師兄分享,


 


為什麼惡語有非常嚴重的罪過?——佚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種口惡業的第三個是惡語。惡口罵人,說別人不愛聽的話,不悅耳的話,讓人聽了傷心生氣的話,說別人的壞處、缺點、毛病,這些都是惡語。比如對六根 不具足的人,說他的短處,說聾子、瞎子、矮子。通過各種方式跟他說,讓他傷心,讓他生氣,讓他心情不愉快,“有人像個什麼什麼”,這些言語都是惡語。  


 


惡口罵人,這個罪過非常嚴重。為什麼呢?因為人只要生起一剎那的嗔恨心,就會摧毀相續中所有的功德、福德和善根。你讓他傷心,讓他生氣,他就會毀壞 所做的這些功德、福德和善根,這等於你毀壞他的功德、福德和善根,這個罪過非常嚴重。所以說話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要輕易說別人的缺點和毛病。


 


有的人說,“我是為了他好。”如果你是為了他好,那你得看看,你有沒有調整他的能力?你們之間有沒有這個緣分?如果你沒有這個能力,你們之間沒有這 個緣分,你說他的缺點,不但不能讓他改正,反而讓他生氣,讓他煩惱,你明明知道還要這要做,那就有一定的罪過,而且你發心也不正確啊!


 


發心正確是什麼?發心完全是清凈的。剛才你明明知道他不能接受,你也明明知道你沒有這個能力,你們之間沒有這個緣分,你還說他的缺點,還找藉口說“ 我是為他好”,這樣你的發心已經不清凈了,你將來要感受果報。在因果面前,誰也裝不了,誰也躲不了。因果就像個稱似的,它給稱得好好的,一點點也沒有差 錯。所以說話一定要注意,不要輕易傷害別人。


 


順口說他幾句壞話,也沒有什麼太了不起似的,也沒有什麼太大的錯誤似的,但是因果報應不可思議啊,將來你要感受極大的痛苦。有一個比丘尼,罵其他比丘尼“母狗”,結果她在五百世當中轉生為母狗。你看,輕易說一句話,對你來說也沒有什麼意義,就有這樣嚴重的後果。


 


我跟你們講過,口業容易犯,不知不覺就會犯。身口意的這些惡業,身惡業不容易犯,殺生、偷盜、邪淫這都不是那麼容易犯。妄語、綺語、惡語、離間語這 四種口業都很容易犯,說話一不注意就造業了。然後意的不善業,貪心、害心、邪見這些就更容易犯了,起心動念就會造業。一定要注意啊!說惡語了,惡口罵人 了,就統統的懺悔。


 


不說惡語,多說悅耳語,說別人喜歡聽的話,聽了高興的話,這樣自己生生世世也能得到好的果報,能聽到好聽的話,別人不會對你惡語,別人時刻都會讓你心情愉快,讓你快樂,多好啊!


 


作者:佚名


 


 


 


發表人:妙淨(yeu7746)  2008/11/10 19:09:45 


 


<妄語、綺語、惡語、離間語這 四種口業都很容易犯,說話一不注意就造業>


 


不說惡語,多說悅耳語,說別人喜歡聽的話,聽了高興的話,這樣自己生生世世也能得到好的果報,能聽到好聽的話,別人不會對你惡語,別人時刻都會讓你心情愉快,讓你快樂,多好啊!


 


謝謝師兄分享~阿彌陀佛~


 


 


發表人:佛光普照(168168000)  2008/11/11 10:37:44 


 


阿彌陀佛


 


 


 



勤修清淨波羅蜜  恆不忘失菩提心


滅除障垢無有餘  一切妙行皆成就


釋大寬 比丘 合十


牟尼佛法流通網  http://www.muni-buddha.com.tw/


慈悲喜捨小站  http://tw.myblog.yahoo.com/dakuan00/


藏經閣 http://www.muni-buddha.com.tw/CJG/index.htm


 


常誦楞嚴咒也會幫助天地,治天地的戾氣和病痛。



發表主題:轉貼 常誦楞嚴咒也會幫助天地,治天地的戾氣和病痛。  


  主題發表人:edward(edwardhung) 


 http://www.muni-buddha.com.tw/p2-detail.asp?Pid=74&tohit=1


 


誦楞嚴咒幫助天地  


 


宣化上人 


 


常誦楞嚴咒也會幫助天地,治天地的戾氣和病痛。 


 


人有人的病,地有地的病,天也有天的病。不過我們在地上,不知道天的病。常誦楞嚴咒也會幫助天地,治天地的戾氣和病痛。你只是誦持,無形中對天、地,對一切一切都有幫助和感應的。 


 


楞嚴咒不能單念一句,這是一段一段的。雖然每一句有每一句的意思,但前後卻有連貫的關係。楞嚴咒裏有一小段一小段,要知道這小段的起始及終了。 


 


不論修什麼法門都要首先注重德行,如果德行不夠,會發生魔障。要立功立德。立功就是護持道場,任勞任怨。立德即是不要妨礙別人,令其他的人生煩惱。不論修什麼法門,脾氣若不改,煩惱若不斷,就不得其益。出家後先立功立德。有了功德,然後修什麼法門都容易。所謂「緊了繃,慢了鬆,不緊不慢才成功」,修行勇猛之心易發,永久之心難持,要發恒遠之心、不退之心。 


 


參禪安危有種種因緣,不只一種,有的人想修行,然而自私心太重,我見太深,總忘不了我,總存自私自利的心,因此容易著魔。真正行菩薩道修行,沒有躁進心,不想用何法可早開悟,早成佛,盡喜快,或有的好奇,總想標異現奇,或希望得神通,或有什麼與人不同的境界,因此容易著魔。 


 


若你只是一心參禪,不打其他妄想,這時就想著魔亦無魔可入,因你沒打那麼多妄想,不存邪知邪見,所以著魔皆因邪知邪見。若只存大公無私的心,不想快,不想超過別人,只是專一其心用功,什麼魔也不會有的。並非參禪有何危險。吃飯是沒危險的,但是吃太多會把胃撐壞,吃太少不飽,貪心貪好味道便容易生病。並不是吃東西會生病,是因吃的不當。參禪也是如此。


 


 


現今世界病了 我們居住的地方也病了 真的要邀請各路英雄持咒來治治病..


 


 


發表人:edward(edwardhung)  2008/10/26 14:52:49 


 


轉貼 來學楞嚴咒 


 


欲學楞嚴咒,先要有正知正見,這是非常要緊的。 


 


Rich Sloger 


 


在《楞嚴經》第一卷中,宣化上人提到天臺智顗大師立願得見《楞嚴經》:「當智顗大師知道《楞嚴經》在世時,他感動得面西而拜,希望有一天得以親炙這部經。他天天向西禮拜,拜了十八年,可是最終還是無緣一見。」所以,我們不可掉以輕心,應當奉持此經,利用各種機會來讀楞嚴經、誦楞嚴咒。 


 


修行當中,讀《楞嚴經》和念〈楞嚴咒〉都是附加的功課。其最終目的,在使我們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停止外洩,以得見我們的本來面目,達到楞嚴大定。宣化上人開示錄中,一篇名為「正法的代表」的開示,敘及修持經咒種種不可思議的特點與方法。在此願藉著分享我學〈楞嚴咒〉的經驗,能有助他人學《楞嚴經》與〈楞嚴咒〉。 


 


在《楞嚴經》卷一,上人引用神秀大師與六祖大師的偈頌,強調修心的權法,以及證得自性本慧的無生法忍之必要。 


 


神秀大師的偈是,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他要我們不斷地修行,時時清理自心,使之一塵不染。 


 


六祖大師則對以: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一念不生時,佛性與三摩地就會顯現。若是你的眼、耳、鼻、舌、身、意發動,取得主控權了,就好比天空剎時佈滿了烏雲一樣。 


 


因此,修行時,我們當時時「拂拭此心」,同時開發我們本有的智慧。行善事、修正行是為幫助淨心的外法,其他像念〈楞嚴咒〉與學《楞嚴經》,那就更微妙了,它們能幫助我們認識並開發本有的智慧。 


 


本有智慧的修行,亦包括在許多其他的修行法中。例如,〈大悲懺儀〉有句偈:「現前一心,上等佛心,下同含識‧‧‧」,《心經》亦云:「‧‧‧是諸法空相‧‧‧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皈依三寶時,懺偈的結語即願:「復本心源,究竟清淨。」這些修行法,在在指示我們應以《楞嚴經》和〈楞嚴咒〉來修我們真實的自性──楞嚴大定。 


 


在學〈楞嚴咒〉之前,我先探討念此咒的目的何在。雖然我曾有多次領眾念〈楞嚴咒〉的經驗,可是對它的重要性仍不十分了解,亦不覺得有何研究的必要,這種觀念直到讀了上人開示錄的「正法的代表」才有了轉變。文中說: 


 


「假如世界上仍有一個人會讀〈楞嚴咒〉,妖魔鬼怪便都要藏起來。假若一個人也不會背〈楞嚴咒〉了,那時這些妖魔鬼怪出興於世,為所欲為,橫行無忌,可是無人識得他們的真面目。」 


 


欲學〈楞嚴咒〉,先得建立正知正見,為往後的修行舖路,這是非常要緊的。我個人是從皈依三寶、受持五戒下手的。我也吸收別人的建議:學〈楞嚴咒〉前,先學〈大悲咒〉、〈十小咒〉和《心經》。 


 


當我第一次來到廟上,法師們在誦〈楞嚴咒〉,我照著本子念,覺得很難跟得上。後來我先把誦本看過,以便再誦時能夠趕得上。但是,念誦才一開始,我旋又迷不知路,連人家念到那一頁都搞不清楚了。這樣的念誦參加了好幾次,形勢稍有改善,我已能分辨反覆之處的咒音,當某咒音一出現,我就翻到相應的章節等著,一旦誦念聲席捲而至,我便繼續往前聽音辨位。隨著能辨識的咒音愈來愈多,對於〈楞嚴咒〉的五會,我終於眉目宛然了。至此,念誦跟得上自然不在話下。 


 


與此同時,我也在家中聽此咒的錄音帶、寫咒語發音來幫助背誦,我就這樣一個音又一個音地開始學起來。一旦學了一句新的,我會從頭背到這裡,這樣有利於建立一種念誦的調子,並可加深對已經學會的咒音的印象。 


 


可是,這樣實行了一陣子,我開始感到受挫。進度似乎太慢了,以及做得不夠好,都是我給自己找來的壓力。要熟背咒語需要的時間太長了,我不看好我能背得下來。我雖無意放棄,可是苦於不知如何著手。當時,我自忖每天誦〈楞嚴咒〉方為重要,背多背少沒關係。我但求每天好好誦咒、把功德迴向給末法時期一切有情的眾生,學得快慢與否,並不放在心上。因為,這兩者無論背也好,跟著帶子誦也好,同樣都是在誦嘛!這麼一轉念,我頓時覺得輕鬆許多,學習的速度反而加快了。 


 


天天如此又讀又誦地過了一、兩年,我開始可以拋開本子,背得出〈楞嚴咒〉了。至於參加廟上的誦咒法會,與在其他場合聆聽別人的誦念,於學習也有助益。有些時候,我對廟上法師念得如此之快,使我難以企及而備覺受挫。後來,我才明白誦念乃是一種自然的流動,快節奏有利韻律的保持,慢誦則易使識心啟動。 


 


當今之世,日常瑣事不知凡幾,驅使我們走入歧途、迷失本性、六根忙於追求與攀緣。我們雖然行善,可是自性智慧卻離我們遠遠的。現在是學《楞嚴經》的時候了,因為〈楞嚴咒〉確實可以幫助我們返回一切眾生本具的真如本性。〈楞嚴咒〉的產生,乃是阿難面臨破戒關頭佛才說的。我希望學《楞嚴經》、念〈楞嚴咒〉可以救度一切眾生,並使我們在末法的非常時期,能夠修行增上。


 


發表人:妙淨(yeu7746)  2008/10/26 17:49:06 


 


欲學〈楞嚴咒〉,先得建立正知正見,為往後的修行舖路,這是非常要緊的。我個人是從皈依三寶、受持五戒下手的。


<我也吸收別人的建議:學〈楞嚴咒〉前,先學〈大悲咒〉、〈十小咒〉和《心經》。> 


 


師兄,您在持楞嚴咒前曾修過大悲咒.准提咒及地藏經;以前也有師兄曾問過師父說想持大悲及楞嚴咒時,師父幫他訂的功課是金剛經,大悲咒及楞嚴咒,為什麼要讀金剛經呢?


末學也來分享小小的經驗:以前曾好奇持過楞嚴咒,結果連續二天都覺得凡塵若夢,問師父才知道,楞嚴經裏也有講空,諸佛菩薩慈悲顯示力量讓我體會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剛好那陣子末學每天唸金剛經才會意外和楞嚴咒起共鳴~師兄!佛所說的經咒皆有不可思議力量,不可等閒視之~


 


 


發表人:妙淨(yeu7746)  2008/10/26 19:10:31 


 


edward師兄,楞嚴全咒很長剛開始念很難,但持之以恆唸下去更難;末學知道您是專修楞嚴法門的可否請您分享當初為何發願修楞嚴法門的經過及初學楞嚴咒時所用的方法~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人:edward(edwardhung)  2008/10/26 22:13:18 


 


分享 


許多人讀楞嚴經都會有種似層相似的感覺,譬如第四卷跟心經很像


第六卷跟普門品很像...所以曾有人說楞嚴經如同一部小三藏12...


 


末學只是凡夫俗子真慚愧,能接觸到此經典實在是非常感謝十方諸佛之恩典,就在最需要時出現在末學生命中,簡單說是此經救度末學之慧命,讓末學回到正確的路上。


發願學習護持楞嚴經 是從50陰魔開始學習起同時禮拜88佛懺悔,接著持楞嚴咒.當時這麼長的經及咒對末學而言很難堅持,但若那個時候若不堅定下來,真的恐怕求出無門;靠著解決自身修持問題,與懺悔累世之業障,硬著頭皮拼下去,並不是高深到要求 解空或開悟見性,只是在自己內心展開的一場無形戰爭,企圖戰勝自己的心魔;並用最真切對諸佛菩薩的信心,來解救自己,脫離苦趣與問題。


佛菩薩的加持的確不可思議,從只是讀經卻是真的開啟智慧(很多事都變的容易簡單比如記憶力),經文一邊看..過去看不懂卻會有點體悟,持楞嚴咒卻可讓自己一天都能精神飽滿應付挑戰,當然好處還很多不勝枚舉,或有些根本還來不及發現。


當在自己行有餘力時,還可幫助回向或協助迷途佛子指引道路與方向,當作報佛恩..報眾生恩.


真的 本師世尊 所有法門 都非常不可思議且令人讚嘆 隨著不同眾生時空因緣給予最契機的教導十分不可思議。


有感於此只能盡形壽不斷的繼續護持楞嚴法門來感激諸佛菩薩之教誨


頂禮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發表人:妙淨(yeu7746)  2008/10/27 00:41:12 


 


頂禮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只是在自己內心展開的一場無形戰爭,企圖戰勝自己的心魔;並用最真切對諸佛菩薩的信心,來解救自己,脫離苦趣與問題。>

<當自己行有餘力時,還可幫助回向或協助迷途佛子指引道路與方向,當作報佛恩..報眾生恩>


師兄,末學真的敬佩您吔~所以有問題都直接請教您較快~!請不要扁人~


~好幸運哦~能在這邊遇到很多善知識,讓末學在修行路上少走很多冤枉路~感謝諸位師兄的指導~當然最大的善知識,最該感謝的人是版主大人囉~


ps.末學曾很搞笑的以為版主大人是觀音菩薩在網路的化身,因為太相應了;例如:今晚才跟菩薩求要治病的大悲水,等了整了晚都没夢到白衣女子送水來,隔天上網郤發現版主貼上大悲水的求法,才知道原來大悲水是要這樣求的,不是夢見的哦~!!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發表人:濯塵(aa1990)  2008/10/27 07:52:53 


 


感謝師兄的分享,期望更多修楞嚴法門的大德們分享學楞嚴咒方法及殊勝


 


頂禮 南無楞嚴會上佛菩薩





發表人:妙吉祥(JS1999)  2008/10/29 10:53:45 


 


請問大德:學楞嚴咒一定得要先學〈大悲咒〉、〈十小咒〉、<心經><准提咒><地藏經>和禮拜<88佛懺悔文>?以上那些要唸多久後才能唸楞嚴咒?末學没那麼多時間唸那麼多經咒,還有其他可以較快持楞嚴咒的方法嗎?


 


發表人:濯塵(aa1990)  2008/10/30 07:52:01 


 


請問大德們:要如何用心持咒?如何知道與所持之咒相應?


 


發表人:edward(edwardhung)  2008/10/30 16:55:18 


 


分享 參考


對於師兄所提如何用心


個人認為應該從 【戒】 開始,因為有了戒,種種惡因.方能守住,守住不造業,業根方能逐漸清靜,業根較清靜之後,心才能較穩定...穩定不徬徨 不擔心的心來專注持咒...方能妄念較少


第二個問題 請其他師兄回答吧 .不太會回答


 


發表人:edward(edwardhung)  2008/10/31 09:42:22 


 


今天早上剛好看到 淨空法師的電視弘法 


 


提到感應事情 告知要參考楞嚴經50陰魔來修持


 


並提到 魔王不會沒事找修行者並影響他..因為一般人多不會精進及認真修持 多還在六道輪迴中歡喜都來不及怎會影響您呢...


 


法師說到 曾見到非常多十分精進用功的學子多為高知識份子 因為一不注意就不小心入魔 很多人覺得奇怪問題出在哪裡 原來魔也會修善也持戒,但不喜學子有機會出離三界 故用種種身像示現..結果會產身問題者多為好追求神通者才會被其困擾並產生修持上之障礙..無法解脫.必須謹慎.因為佛菩薩度眾生決不用神通來教導.


 


 


 


 


發表人:edward(edwardhung)  2008/10/31 09:42:58 


 


所以楞嚴經對於精進之學子非常重要 是為辨別修持問題的明鏡.而且千萬勿起妄心妄念起妄求神通境界.也不要被時下許多不正確非佛法之修行法門誤導屆時後悔莫及.求出無門...


 


若想檢視自己的目前跟的老師及法門是否正確..可見楞嚴經第9卷第十卷來確定


 


 


 


如何知道與咒相應...當自己妄念減少 當貪心降低 當嗔心熄滅 不再吃眾生肉 發願為眾生植福回向 處處接近學習佛菩薩行儀 其實就是與咒及經及佛法漸漸相應....


 


分享 合什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人:濯塵(aa1990)  2008/10/31 12:48:55 


 


請問師兄:經上云大悲咒一宿誦滿五遍可除滅身中百千萬億劫生死重罪,那楞嚴咒一天至少要念幾次呢?還有唸楞嚴咒可有特定儀軌,以下是末學念的版本,請您幫忙看看:


 


爐香讚 淨口業真言 淨身業真言 淨意業真言 安土地真言 普供養真言 淨三業真言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大佛頂首楞嚴神咒


南無楞嚴會上佛菩薩(三稱)


妙湛總持不動尊 首楞嚴王世稀有


銷我億劫顛倒想 不歷僧祇獲法身


願今得果成寶王 還度如是恒沙眾


將此深心奉塵剎 是則名為報佛恩


伏請世尊為證明 五濁惡世誓先入


如一眾生未成佛 終不於此取泥洹


大雄大力大慈悲 希更審除微細惑


令我早登無上覺 於十方界坐道場


舜若多性可銷亡 爍迦羅心無動轉


南無常住十方佛 南無常住十方法


南無常住十方僧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佛頂首楞嚴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金剛藏菩薩 


爾時世尊,從肉髻中涌百寶光,光中涌出千葉寶蓮,有化如來坐寶華中,頂放十道百寶光明.


一一光明,皆徧示現十恒河沙,金剛密跡,擎山持杵,徧虛空界.大眾仰觀,畏愛兼抱,求佛哀祐,一心聽佛,無見頂相,放光如來宣說神咒:第一會.....


 


請問師兄:念楞嚴咒前一定要先念這些嗎?因為末學有時連唸二種不同經文下來,很多地方都要重覆念如:爐香讚 淨口業真言 淨身業真言...那些是每唸一部經就要再重唸一次嗎?可否念一次就好,末學還得留些力氣持大悲咒~


 


 


發表人:妙淨(yeu7746)  2008/10/31 18:22:06 


 


師兄:好奇怪哦~十分精進用功的學子多為高知識份子,一不注意就不小心入魔,為什麼聰明的人也會被神通所惑呢?


 



 



勤修清淨波羅蜜  恆不忘失菩提心


滅除障垢無有餘  一切妙行皆成就


釋大寬 比丘 合十


牟尼佛法流通網  http://www.muni-buddha.com.tw/


慈悲喜捨小站  http://tw.myblog.yahoo.com/dakuan00/


藏經閣 http://www.muni-buddha.com.tw/CJG/index.htm




請問:這種人可以決定往生淨土嗎?



發表主題:請問:這種人可以決定往生淨土嗎? 


  主題發表人:釋大寬(dakuan00) 


http://www.muni-buddha.com.tw/p2-detail.asp?Pid=756&tohit=1


如果有一個人每天唸一萬聲{阿彌陀佛}的聖號,


也每天唸淨土發願文,


 


請問:您覺得這種人這輩子能夠決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嗎?


 


 


 


釋大寬 合十


 



 



勤修清淨波羅蜜  恆不忘失菩提心


滅除障垢無有餘  一切妙行皆成就


釋大寬 比丘 合十


牟尼佛法流通網  http://www.muni-buddha.com.tw/


慈悲喜捨小站  http://tw.myblog.yahoo.com/dakuan00/


藏經閣 http://www.muni-buddha.com.tw/CJG/index.htm



 

如果生命只剩一星期,您會如何處理?



發表主題:如果 


  主題發表人:城城(ccuuyy) 


http://www.muni-buddha.com.tw/p2-Detail.asp?Pid=769


 


1,如果生命只剩一星期,您會如何處理?


2,如果生命中沒有輪迴與因果,您會如何看待生命?


3,如果追,,(如健康.事業.苦與樂)是生命內涵,参禪,打坐是追還是止?


 


願十方大德能共同發表看法與想法,末學感恩!


 


 


城城合十


 


 


 


 


 


 


 



勤修清淨波羅蜜  恆不忘失菩提心

滅除障垢無有餘  一切妙行皆成就


釋大寬 比丘 合十


牟尼佛法流通網  http://www.muni-buddha.com.tw/


慈悲喜捨小站  http://tw.myblog.yahoo.com/dakuan00/


藏經閣 http://www.muni-buddha.com.tw/CJG/index.htm